辅助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959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辅助进气装置,应用于电子烟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支架,支架设置在壳体内部,壳体的侧壁设置有对应第一进风口的第二进风口,支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纳腔;控制组件,包括扇叶结构、调节结构和控制元件,扇叶结构设置于容纳腔内并与支架连接,扇叶结构包括多个扇叶和转轮,多个扇叶之间间隔设置在转轮的侧壁,扇叶围绕转轮的轴线旋转,控制元件分别与扇叶结构和调节结构电连接,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扇叶结构的转动速度,当调节结构触发时,控制元件驱动扇叶结构转动,使容纳腔内产生负压状态。本申请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烟雾量不稳定、雾化不足和口感不一致的问题,保证烟雾的稳定生成和充分雾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空气流量控制,尤其涉及一种辅助进气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烟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电子烟作为传统烟草烟雾的替代品。电子烟设备通常包括加热元件和储油仓等,借助雾化作用将烟油转化为气雾供用户吸入。其中,空气流量的控制对电子烟的使用体验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升电子烟的吸入效果、口感以及用户的吸烟体验,电子烟设备的气流调节技术成为研究和改进的重点。

2、在电子烟设备的应用中,气流控制是决定烟雾量、雾化效果和吸烟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电子烟设备均是采用人工吸入的方式来产生负压,从而驱动烟雾的生成,而用户的吸入力度和频率存在差异,不同的吸入强度和吸气模式会导致设备内部的负压状态波动,从而造成每次吸烟时烟雾量的不稳定,难以保证一致的雾化效果,使得吸烟体验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用户很难每次都获得相同的烟雾量和口感,从而影响了产品的整体表现和用户的满意度,且现有技术是通过单一的进气孔或调节阀来调节气流量和负压,但这些结构无法控制气流的大小和流速,因此在用户吸气时,设备内部的气流状态往往会受到外界空气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进气装置,应用于电子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按压结构(41)和弹簧组件,所述按压结构(41)设置于所述支架(2)的侧壁,所述按压结构(41)包括按压按钮(411)和连接杆(412),所述按压按钮(411)与所述连接杆(412)相连,所述连接杆(412)穿过所述支架(2)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13)与所述控制元件(5)连接,所述弹簧组件设置于按压按钮(411)和所述连接杆(412)之间,用于提供所述按压按钮(411)的恢复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进气装置,应用于电子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4)包括按压结构(41)和弹簧组件,所述按压结构(41)设置于所述支架(2)的侧壁,所述按压结构(41)包括按压按钮(411)和连接杆(412),所述按压按钮(411)与所述连接杆(412)相连,所述连接杆(412)穿过所述支架(2)并延伸至所述容纳腔(13)与所述控制元件(5)连接,所述弹簧组件设置于按压按钮(411)和所述连接杆(412)之间,用于提供所述按压按钮(411)的恢复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5)包括控制电路板(51)和导电接线(52),所述控制电路板(51)设置于所述支架(2)的内部,所述导电接线(52)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扇叶结构(3)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51)用于接收来自调节结构(4)的信号,并根据信号控制所述扇叶结构(3)的转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对应所述按压结构(41)的按压键位(12),所述按压键位(12)露出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且所述按压键位(12)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按压按钮(411)对应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结构(6),所述供电结构(6)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3)内并与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供电结构(6)包括电池(61)和电源接口(62),所述电池(6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51)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62)设置于所述支架(2)的第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为所述电池(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学斌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