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体、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938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8 20: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热体、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发热体包括发热部,发热部呈管状,发热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沿发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发热部还包括第一发热丝和第二发热丝,第一发热丝和第二发热丝均沿发热部的周向延伸且分别电连接于第一端子的两侧,第一发热丝远离第一端子的一端与第二端子电连接,第二发热丝远离第一端子的一端与第二端子电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发热丝、第二发热丝和端子形成了周向的连续支撑结构,有利于提高发热体的整体结构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热体周向结构不连续引起的变形问题,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小了非发热区域面积,提升了发热体的发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发热体、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mesh发热体是一种由金属板或金属管经化学刻蚀、激光/机械雕刻等方式获得的发热元件,在电子雾化
,相对其他发热元件,其雾化的气溶胶在香气还原度、香气浓度、香气细腻度等口感评价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2、然而,现有技术中,mesh发热体的结构强度低、易变形,容易导致发热体装配不一致的问题,并且非发热区域面积大,发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发热体、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mesh发热体的结构强度低、发热效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呈管状;所述发热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沿所述发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发热部还包括第一发热丝和第二发热丝,所述第一发热丝和所述第二发热丝均沿所述发热部的周向延伸且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呈管状;所述发热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沿所述发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发热部还包括第一发热丝和第二发热丝,所述第一发热丝和所述第二发热丝均沿所述发热部的周向延伸且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两侧,所述第一发热丝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发热丝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呈圆管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沿所述发热部的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呈管状;所述发热部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沿所述发热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发热部还包括第一发热丝和第二发热丝,所述第一发热丝和所述第二发热丝均沿所述发热部的周向延伸且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的两侧,所述第一发热丝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发热丝远离所述第一端子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呈圆管状,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沿所述发热部的轴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引线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第一支撑环;沿所述发热部的轴向,所述第一支撑环同轴设置于所述发热部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支撑环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发热丝、所述第二发热丝和所述第一端子均间隔设置;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丝沿所述发热部的周向呈多次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发热丝沿所述发热部的周向呈多次弯折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丝包括多个第一子发热丝,多个所述第一子发热丝沿所述发热部的轴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子发热丝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子,另一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丝包括多个第一子发热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发热丝之间设置有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志唐光武傅显钧王凯成
申请(专利权)人: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