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2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配电柜领域的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柜体内部发生火情未及时抑制而发生爆炸的问题,包括配电柜体,其所述配电柜体内设监测机构、灭火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灭火机构和所述调节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灭火机构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通过所述监测模块准确获得火源位置,根据控制模块对调节机构和灭火机构的控制,实现精准灭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监测模块对配电柜体内部环境进行监测,当出现起火点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灭火机构进行灭火,通过控制调节机构调节所述灭火机构的位置及角度,实现精准灭火,同时,通过输出模块发出警示信号,提供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及维护准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具体为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


技术介绍

1、配电柜也称配电箱,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其内部一般还设置有电流表、电压表、断路器等电路设备。

2、配电柜在使用时,由于其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电缆等线路容易出现老化或破损的现象,从而使得配电柜的内部容易出现短路失火的现象,而多数配电柜不具有自动灭火的功能,从而当配电柜的内部出现失火时,工人无法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并对火情进行抑制,进而使得配电柜爆燃。

3、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通过监测机构监测配电柜体内部环境状态,配合灭火机构和调节机构实现第一时间对起火点进行精确灭火。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所述配电柜体内设监测机构、灭火机构和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体(1)内设监测机构(2)、灭火机构(3)和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正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201)和摄像头(202),所述烟雾传感器(201)和所述摄像头(202)均安装在所述配电柜体(1)的内顶壁上;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放置盒(203)内,包括控制器(204)、无线传输模块(205)和A/D转换器(206);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警示灯(207)和蜂鸣器(208);所述控制器(204)通过导线分别与烟雾传感器(201)、摄像头(202)、无线传输模块(205)、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正压配电柜,包括配电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体(1)内设监测机构(2)、灭火机构(3)和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正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201)和摄像头(202),所述烟雾传感器(201)和所述摄像头(202)均安装在所述配电柜体(1)的内顶壁上;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放置盒(203)内,包括控制器(204)、无线传输模块(205)和a/d转换器(206);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警示灯(207)和蜂鸣器(208);所述控制器(204)通过导线分别与烟雾传感器(201)、摄像头(202)、无线传输模块(205)、a/d转换器(206)、警示灯(207)和蜂鸣器(20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正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机构储料箱(301)、出料管(302)、电磁阀(303)、气泵(306)和出气管(307),所述出料管(302)一端伸入所述储料箱(301)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配电柜体(1)内,所述储料箱(301)安装在所述配电柜体(1)的顶部,电磁阀(303)安装在所述出料管(302)靠近所述储料箱(301)的一端,所述出料管(302)延伸至所述配电柜体(1)内部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出气管(307),所述气泵(306)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气管(307)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气管(307)上远离所述气泵(306)的一端与所述出料管(302)连接,通过气泵(306)将出料管(302)内部的灭火材料从出气管(307)端口吹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正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30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电机(304),所述转动电机(304)安装在保护壳(15)内,所述转动电机(304)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旋输送杆(305),所述螺旋输出杆(305)上设有用于所述螺旋输出杆(305)平稳使用的轴承座(16),所述螺旋输出杆(305)远离所述转动电机(30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出料管(302)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正压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旋转电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林蒋兰军陶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