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429224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属于汽车用转向系统的P‑EPS转向器技术领域。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包括第二下壳体和第二中壳体,还包括:下安装孔和上安装孔,分别开设在第二下壳体内部,其中,第二中壳体内开设有轴承安装孔,下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滚针轴承,轴承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四点轴承;第二齿轮轴和第一中轴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中壳体设计成刚性及强度好的环形,不会使轴承外圈产生锥形变形,从而使轴承轨道两侧产生对称收缩变形,减小轴承轨道和钢球的磨损,不会引起四点轴承异响,并可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经验证压铆合格率高,能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转向系统的p-eps转向器,尤其涉及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p-eps也叫小齿轮助力转向系统eps,将助力电机放在转向器的小齿轮上,结构紧凑,适用于助力需求不大的小型车,并且p-eps中下壳体结构是小齿轮助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于保护内部组件并提供结构支撑。

2、由图1中可知,为现有技术中普及的p-eps中下壳体结构,主要由第一下壳体(1)、第一滚针轴承(2)、第一齿轮轴(3)、齿轮轴卡圈一(4)、第一四点轴承(5)、第一螺栓(6)、第一中壳体(7)、第一轴承(8)、第一隔板(9)、第一传感器本体(10)、第一传感器本体(11)、第一止动销(12)、第一输入轴(13)、第一扭力杆(14)、第一滑动轴承(15)、第一o型圈(16)等零组件组成,该中下壳体连接结构是通过第一四点轴承(5)一半过盈压入第一中壳体(7)安装孔中,另一半装入第一下壳体(1)安装孔中并通过第一螺栓(6)拧紧在第一下壳体(1)的端面上,为了将第一四点轴承(5)轴向压紧,中下壳体连接处会出现间隙,其主要缺点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包括第二下壳体(21)和第二中壳体(3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壳体(39)内壁上设置有下端面(392),所述第二下壳体(21)上设置有上端面(213),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2)的一侧与下端面(392)相贴合,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2)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螺栓(41)固定连接在上端面(213)上,且连接处两平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壳体(39)呈环形,且第二中壳体(39)与第二四点轴承(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包括第二下壳体(21)和第二中壳体(3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壳体(39)内壁上设置有下端面(392),所述第二下壳体(21)上设置有上端面(213),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2)的一侧与下端面(392)相贴合,所述第二滚针轴承(22)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螺栓(41)固定连接在上端面(213)上,且连接处两平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壳体(39)呈环形,且第二中壳体(39)与第二四点轴承(27)之间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轴(23)上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31),所述第二滑动轴承(31)内孔上设置有第二输入轴(36),所述第二输入轴(36)内孔上设置有第二扭力杆(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eps中下壳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轴(2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感器本体(38),所述第二齿轮轴(23)上分别设置有上轴颈(234)和第一轴肩端面(233),且第二传感器本体(38)分别与上轴颈(234)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乐军罗大志仇知生冉振云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