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园虫害防治,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茶小绿叶蝉是一种小型昆虫,其身体长度一般在3~4mm左右,身体颜色主要为淡绿色至黄绿色;茶小绿叶蝉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是目前茶园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目前,针对于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包括物理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与化学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即在茶园内安装色板、诱虫灯等设备,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诱捕;生物防治方法,即通过在茶园投放茶小绿叶蝉的天敌(如捕食螨、寄生蜂等)或者生物源制剂来控制茶小绿叶蝉的数量;化学防治方法,即通过施用化学农药的方式进行茶小绿叶蝉的直接灭杀。其中,物理防治方法与生物防治方法在茶小绿叶蝉虫口密度较小时、使用的效果最佳,当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手段将无法有效控制茶小绿叶蝉的数量而引起茶叶损失(即需要采用大量的物理防治设备与生物防治天敌对茶小绿叶蝉进行匹配、达到防治目的,这不仅极大的提高了防治成本,还极易破坏茶园的生态平衡);因此,当茶小绿叶蝉虫口密度较大时,需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手段,从而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扰动捕捉器均匀分布在目标茶树种植区域内,包括扰动与设置于扰动杆正方向的黄色粘板,高清摄像机对应黄色粘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型采用线下预训练完成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模型对高清摄像机获得的图像进行检测识别、输出检测框,检测框包括四个顶点坐标(x1,y1),(x2,y2),(x3,y3),(x4,y4),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扰动捕捉器均匀分布在目标茶树种植区域内,包括扰动与设置于扰动杆正方向的黄色粘板,高清摄像机对应黄色粘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型采用线下预训练完成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模型对高清摄像机获得的图像进行检测识别、输出检测框,检测框包括四个顶点坐标(x1,y1),(x2,y2),(x3,y3),(x4,y4),步骤s2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采集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计时器,环境参数包括目标茶树种植区域的采集时刻温度、湿度与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捕获的茶小绿叶蝉防治适期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型的主网络采用mobilenetv4轻量化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宏燕,王晓庆,陈世春,廖姝然,陈亭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