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李淑兰专利>正文

连接器的输出端子排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2905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器的输出端子排列结构,包括:一塑胶本体;多个第一端子,呈直线排列地嵌置于该塑胶本体中,以连接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讯号者;多个第二端子,呈直线排列地嵌置于该塑胶本体中,以连接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讯号,其中令该第二频率速度是大于第一频率速度者;如是使提供连接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一端子,与连接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第二端子,可呈相互平行排列,且彼此远离、互不干扰,以维持讯号传输的品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的输出端子 排列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电子讯号传输的连接器,通常含有塑胶本体及多个端子, 其中各端子分别嵌置于该塑胶本体中,借由各端子与对应的连接器衔接, 达到传输讯号的目的。现有的连接器,如日本公开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案第2001-67706号及如中 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案第02106740. 6号所示,于该上述现有专利案中所揭示 的连接器,各端子是呈平行的两列排列。如附图说明图17所示,其讯号传输方式 是由位于第一排多个端子中两个相邻讯号端子S、 S或S2、 S2并配合一 个位于第二排的接地端子(G或G2为一组、由位于第二排多个端子中两 个相邻讯号端子Sl、 Sl并配合一个位于第一排的接地端子Gl为一组〕, 以传输电子讯号;然而上述的现有连接器、于应用上,位于同列但不同 组的讯号端子S、 S2在同时传输讯号时,若其中一组讯号端子S以低频 率速度〔如小于8Mbps〕进行传输,而另一组讯号端子S2以高频率速度 〔如大于lGbps〕进行传输,由于各组讯号端子S、 S2的距离极为接近, 因此常发生彼此干扰的情况,因此现有将传输不同频率速度的端子,排 列于同一排,会导致无法确实有效同时传输高、低频讯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连接器的输出端子排列结构,其可维持讯号传输的 品质。本技术的目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的输出端子排列结构,包括一 塑胶本体;多个第一端子,呈直线排列地嵌置于该塑胶本体中,并令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一端,伸置于该塑胶本体的前段中,以连接对应连接器所发出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讯号,而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二端,是突出于该塑胶本体的后端;多个第二端子,呈直线排列地嵌置于该塑胶本体 中,并令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一端,伸置于该塑胶本体的前段中,以连接 对应连接器所发出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讯号,其中该第二频率速度是 大于第一频率速度,而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是突出于该塑胶本体的 后端;如是使提供连接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一端子,与连接大 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第二端子,可相互平行排列,且彼此远离、互不干 扰,以维持讯号传输的品质。上述各该第一、二端子的第二端,是分别连接至一电路板;例如1. 可令用以传输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分 别搭接于一电路板的第一板面上,并与该电路板对应的接点焊接,而传 输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分别搭接于该电路板 的第二板面上,并与该电路板对应的接点焊接。2. 可令用以传输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分 别穿置于一电路板中,并与该电路板对应的接点焊接,而传输大于第二 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亦分别穿置于该电路板中,并与 该电路板对应的接点焊接。3. 可令用以传输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分 别搭接于一电路板的第一板面上,并与该电路板对应的接点焊接,而传 输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分别穿置于该电路板 中,并与该电路板对应的接点焊接。4. 可令用以传输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分 别穿置于一电路板中,并与该电路板对应的接点焊接,而传输大于第二 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分别搭接于一电路板上,并与该 电路板对应的接点焊接。上述各该第一、二端子的第二端所连接的电路板,是指应用于插座 端的电路板;或用以衔接导线的电路板,以形成一插头端的连接器,本 技术并不限制所应用连接器的形式。本技术所揭示连接器的输出端子排列结构,由于将连接小于第 一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一端子,与连接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第二端子,呈相互平行的多排排列状态,使不同频率速度的讯号,在传输时可彼此 远离、互不干扰,以维持讯号传输的品质,而使本技术具有新颖性、 创造性及实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3 — 3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图4是图2所示4一4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7 — 7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IO — IO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图1.1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13 — 13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图14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16 — 16方向的局部剖面图。图17是现有连接器的端子排列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0塑胶本体100a前段100b后端 20第一端子 21第一端21a讯号连接面 22第二端30第二端子31第一端 31a讯号连接面32第二端40电路板 41第一板面 42第二板面50、 50a连接器 G接地端子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6所示,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的输出端子排列结构,包括 一塑胶本体100;多个第一端子20,呈直线排列地嵌置于该塑胶本体100中,并令各第一端子20的第一端21,伸置于该塑 胶本体100的前段100a中,以连接对应连接器50或50a所发出小于第 一种频率速度的讯号,而各第一端子20的第二端22,是突出于该塑胶本 体100的后端100b;多个第二端子30,呈直线排列地嵌置于该塑胶本体 100中,并令各第二端子30的第一端31,伸置于该塑胶本体100的前段 100a中,以连接对应连接器50或50a所发出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讯号, 其中该第二频率速度是大于第一频率速度,而各第二端子30的第二端32 , 突出于该塑胶本体100的后端100b;如此,使提供连接小于第一种频率 速度(如小于8Mbps〕的各第一端子20,与连接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如 大于1Gbps〕的第二端子30,呈相互平行的多排排列状态,使各第一端 子20与各第二端子30彼此远离、互不干扰,以维持讯号传输的品质。 上述各第一、二端子20、 30的第二端22、 32,可分别连接至一电路板40;例如1. 如图1至图4所示,令用以传输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第一端 子20的第二端22,分别搭接于一电路板40的第一板面41上,并与该电 路板40对应的接点焊接,而传输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各第二端子30 的第二端32,分别搭接于该电路板40的第二板面42上,并与该电路板 40对应的接点焊接。2. 如图5至图7所示,可令用以小于传输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第一 端子20的第二端22,分别穿置于一电路板40中,并与该电路板40对应 的接点焊接,而传输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各第二端子30的第二端32, 亦分别穿置于该电路板40中,并与该电路板40对应的接点焊接。3. 如图8至图10所示,可令用以传输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各该第 一端子20的第二端22,分别搭接于一电路板40的第一板面41上,并与 该电路板40对应的接点焊接,而传输大于第二种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的输出端子排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塑胶本体; 第一端子,呈直线排列地嵌置于该塑胶本体中,并令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一端,伸置于该塑胶本体的前段中,以连接对应连接器所发出小于第一种频率速度的讯号,而各该第一端子的第二端, 是突出于该塑胶本体的后端; 第二端子,呈直线排列地嵌置于该塑胶本体中,并与各第一端子呈相互平行的多排排列状态,并令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一端,伸置于该塑胶本体的前段中,以连接对应连接器所发出大于第二种频率速度的讯号,其中该第二频率速度是大于 第一频率速度,而各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是突出于该塑胶本体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恭
申请(专利权)人:杨李淑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