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装置以及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899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波导装置,包括波导基底和设置在波导基底上的耦出光栅,所述耦出光栅内包括第一区域,所述耦出光栅内和/或所述耦出光栅外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接且具有不同的耦出能量,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形成有过渡边界带;所述过渡边界带中设置有从第一区域的边缘朝向第二区域延伸的多个第一凸出部;在所述过渡边界带与所述第一区域相连接的第一边界线上,多个第一凸出部依次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陷部。本技术的方案通过设置过渡边界带,使得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耦出能量差异能够平缓过渡,由此能够有效地缓解人眼感知分区边界的存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显示,具体涉及一种光波导装置以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领域,相比bird bath(bb,半反半透式)、虫眼(离轴反射式)、自由曲面棱镜等显示方案,光波导方案更轻薄、眼盒更大,因此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衍射光波导方案中,光引擎投影至光波导的自由空间光束(虚拟图像)由耦入区转换成在光波导基底中以全反射形式传输的光束,耦出区执行逆过程,将以全反射形式传输的光束部分转换为自由空间光束被人眼所接收;另一方面,外界真实世界的环境光(真实图像)入射至光波导后,经无结构区透射或经耦出区零级透射被人眼所接收,由此虚拟图像与真实图像相互叠加到达人眼。

2、为了提升人眼在眼盒位置观察不同视场耦出时的均匀性,耦出区的耦出光栅通常有一个以上的子分区,人眼在眼盒内移动时,在耦出光栅边界处的耦出能量会发生突变,会使得人眼能明显感知到亮度差异。以图1a和1b示出的耦出光栅存在两个子分区为例,如图1a中,子分区1耦出能量较多,而子分区2耦出能量较少假设为0(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波导装置,包括波导基底和设置在所述波导基底的耦出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出光栅内包括第一区域,所述耦出光栅内和/或所述耦出光栅外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接且具有不同的耦出能量,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形成有过渡边界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边界带中还设置有从所述第二区域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区域延伸的多个第二凸出部;在所述过渡边界带与所述第二区域相连接的第二边界线上,多个所述第二凸出部依次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二凹陷部;多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在所述过渡边界带内形成有第三边界线,多个所述第二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波导装置,包括波导基底和设置在所述波导基底的耦出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出光栅内包括第一区域,所述耦出光栅内和/或所述耦出光栅外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接且具有不同的耦出能量,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形成有过渡边界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边界带中还设置有从所述第二区域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区域延伸的多个第二凸出部;在所述过渡边界带与所述第二区域相连接的第二边界线上,多个所述第二凸出部依次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二凹陷部;多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在所述过渡边界带内形成有第三边界线,多个所述第二凸出部在所述过渡边界带内形成有第四边界线,所述第四边界线与所述第三边界线具有互补啮合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边界线与所述第三边界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所述过渡边界带的宽度,所述过渡边界带的宽度为1mm~4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渡边界带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过渡边界带具有均匀的宽度,或者是所述过渡边界带的宽度逐步减小或逐步增大,或者是所述过渡边界带的宽度先减小再增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陈荻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莫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