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896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包括能够对称安置在楼板两侧的底座和通过吊装件实现吊装的墙体,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朝向楼板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侧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竿,所述滑竿朝向该侧限位板的方向固定连接有顶球,所述顶球抵接与限位板,所述滑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拉簧,所述第一拉簧的两端分别与滑竿的一端内侧和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侧的所述连接绳的末端均固定连接有能够相互对接的第一拉钩,安装时,观察第一拉钩是否位移来分析墙体是否存在横向偏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能够对墙体的位置进行限位,并对墙体是否存在偏移进行直观的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在对成品墙体进行安装时,需要对楼板基座与墙体之间进行定位,然后进行装配安装。成品墙体2的底端一般开设有孔槽,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吊装装置吊起墙体2实现位移,以方便钢筋4在墙体下落时能够通过孔槽插入墙体2内,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由于墙体2十分沉重,不易对墙体2进行限位,会导致墙体2向下移动时摆动幅度较大,容易在定位过程中造成墙体2的损坏和楼板3上的钢筋4出现倾斜的情况,会导致墙体2上的孔槽与楼板上的钢筋4之间难以对准,导致对墙体的定位效率较低,且当墙体2底端的孔槽与钢筋4出现很小的偏移时,难以通过肉眼很快速的发现并调整;

3、当墙体2出现水平倾斜的时候,同样会出现上述导致墙体2上的孔槽与楼板上的钢筋4之间难以对准的问题;

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包括能够对称安置在楼板(3)两侧的底座(5)和通过吊装件(1)实现吊装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板(6),所述侧板(6)朝向楼板(3)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限位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箱(9)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26),所述滑轮(26)的外侧与连接绳(14)的外侧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1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防止连接绳(14)脱位的凹槽,凹槽与连接绳(14)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包括能够对称安置在楼板(3)两侧的底座(5)和通过吊装件(1)实现吊装的墙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侧板(6),所述侧板(6)朝向楼板(3)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限位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箱(9)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滑轮(26),所述滑轮(26)的外侧与连接绳(14)的外侧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1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防止连接绳(14)脱位的凹槽,凹槽与连接绳(1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钩(21)上悬挂有铅垂线(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内侧螺旋连接有定位螺杆(12),所述定位螺杆(12)朝向楼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块(13),通过转动定位螺杆(12)使顶块(13)顶住楼板(3)实现对底座(5)的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体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其中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榕锋卓新珍沈华杰黄东海林阳刘鹏圣连彩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