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加深,海洋工程、海上风力发电、海洋监测设备以及其他大型海洋结构物的安装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海上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远海和深海区域,常伴随强风大浪等极端气候条件,给海上安装作业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的海上安装设备多为固定式或非模块化结构,无法灵活应对不同的作业需求。
2、目前,海上设施的安装作业一般依赖于大型浮式平台或固定结构,这些平台在作业过程中需要高度稳定以应对恶劣海况,尤其是大风大浪下的波浪干扰。传统的安装平台不仅对海上作业的灵活性要求较高,而且还缺乏有效的防波功能,导致在复杂海况下安装作业效率低、安全性差。同时,现有平台往往缺乏模块化设计,无法根据不同的作业场景进行灵活调整,导致其适应性差,成本较高。
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需一种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的浮式安装平台,能够根据不同的海上作业需求灵活调整结构和规模,具备良好的防波功能,并在恶劣海况下提供安全、稳定的作业平台。这种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包括浮体单元(1)、球铰连接器(2)、机械臂(3)、连接桩(4)、拖船(5)、辅助船(9)、锚链(10)以及锚头(11);所述浮体单元(1)通过球铰连接器(2)、机械臂(3)、连接桩(4)相互连接,连接组成链式结构或U型结构;拖船(5)、辅助船(9)分别连接首部浮体单元(1)、尾部浮体单元(1)进行链式结构、U型结构间的变构;所述浮体单元(1)能够灵活组合或拆分,拖航时采用链式结构,作业时通过变构形成U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包括浮体单元(1)、球铰连接器(2)、机械臂(3)、连接桩(4)、拖船(5)、辅助船(9)、锚链(10)以及锚头(11);所述浮体单元(1)通过球铰连接器(2)、机械臂(3)、连接桩(4)相互连接,连接组成链式结构或u型结构;拖船(5)、辅助船(9)分别连接首部浮体单元(1)、尾部浮体单元(1)进行链式结构、u型结构间的变构;所述浮体单元(1)能够灵活组合或拆分,拖航时采用链式结构,作业时通过变构形成u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单元(1)四周边缘布置导缆器(8);变构操作中,所述拖船(5)、辅助船(9)通过拖缆(6)、三角眼板(7)连接至导缆器(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连接器(2)包括凸球接头(14)、凹球接头(15)和液压伸缩杆(16);所述凹球接头(15)的开口直径大于凸球接头(14)的直径,内壁覆盖柔性垫层以缓冲连接时的碰撞;凹球接头(15)内壁布置多个液压伸缩杆(16)用于锁定或释放;所述液压伸缩杆(16)能够通过调节柔性垫层的压缩量实现旋转阻尼的灵活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可移动可变构浮式防波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3)安装于相邻待变构的浮体单元(1)的两侧;所述机械臂(3)包括多自由度关节(17)和夹爪(18),用于连接桩(4)的精准抓取和释放;所述夹爪(18)设置电磁吸附装置;所述球铰连接器(2)通过液压伸缩杆(16)完成连接锁定或分离解锁,机械臂(3)和夹爪(18)配合连接桩(4)完成浮体单元(1)的最终调整和固定;在平台作业完成后,所述拖船(5)通过拖缆(6)牵引首部浮体单元(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琼,郑皓泽,任年鑫,叶万雄,杨晨,李延巍,闫俊,李想,蔡文玉,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