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877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4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其包括沟槽、挡土板、至少两组支撑机构、水平移动装置、桩、地梁和斜撑杆,每组支撑机构包括腰梁固定装置、腰梁和内支撑杆,腰梁固定装置沿沟槽长度方向等高布置,且所述腰梁在所述沟槽两侧壁上等高水平布置;所述内支撑杆的两端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腰梁滑动连接,且所述内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所述水平移动装置用于实现相邻内支撑杆安装间距的调整,桩布置在沟槽的底部,地梁布置在桩的顶部,斜撑杆布置在腰梁与地梁之间,桩和地梁在沟槽施工时作为斜撑杆的基座,在管道安装时作为管道的安装基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支撑杆能施加预应力,且能方便管道吊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外管道沟槽的支护,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室外管道施工中,垂直开挖是一种常用的开挖方法。但如果沟槽的土质较差且开挖深度较大时,沟槽壁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甚至发生滑坡等事故。因此,必须在沟槽的两侧提供有效的支撑,以增强沟槽侧壁土体的稳定性。常见的支护形式包括横列板支护,钢板(管)桩支护,钻孔灌注桩支护等。当基坑的开挖深度较大并且土层性质较差时,钢板桩+内支撑支护型式是最常用的管道沟槽开挖支护型式,但该支护型式用于大直径管道沟槽支护时存在以下不足:

2、1、根据沟槽支护设计要求,目前内支撑的间距通常不能设计的太大,而对于大直径管道,其长度往往较长,内支撑的设置往往给管道的吊装带来很大的麻烦,有时候为了把管道吊至沟槽底部安装,往往需要拆除一部分的内支撑,这给沟槽支护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3、2、当沟槽支护采用钢板桩+内支撑时,由于沟槽的开挖宽度一般较小,内支撑长度较小,如通过液压形式施加预应力会使工艺较为复杂,故目前沟槽支护内支撑很少施加预应力。但若沟槽开挖范围土层较差并且开挖深度较大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包括沟槽、贴合布置在所述沟槽侧壁上的挡土板和沿所述沟槽两侧挡土板高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两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上端设置用于与所述挡土板连接的上夹头,下端设置用于支撑所述腰梁的下夹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上拉杆与所述下拉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夹头与所述上拉杆铰接,所述下夹头与所述下拉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头包括第一夹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包括沟槽、贴合布置在所述沟槽侧壁上的挡土板和沿所述沟槽两侧挡土板高度方向布置的至少两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上端设置用于与所述挡土板连接的上夹头,下端设置用于支撑所述腰梁的下夹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件包括上拉杆和下拉杆,所述上拉杆与所述下拉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上夹头与所述上拉杆铰接,所述下夹头与所述下拉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头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夹臂通过第一伸缩机构与所述第一夹臂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设置挡土板卡固空间;所述下夹头包括第三夹臂和第四夹臂,所述第三夹臂固定设置,所述第四夹臂上通过第二伸缩机构安装夹板,所述第三夹臂与所述夹板之间设置腰梁卡固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上设置滑槽,所述内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与所述腰梁上滑槽匹配的第一连接座,且所述内支撑杆上设置与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匹配的第二安装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管道沟槽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鹏周世宗刘金龙周书东滕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