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清洗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1、化工生产过程中,蒸发器换热器管壁上形成的污垢会严重影响传热系数,增加能耗,影响生产效率及产能。
2、目前,换热器管道的清洗方式主要是化学清洗和机械清洗,结晶盐垢质地较硬,对于硫酸钙、硫化钠以及硅酸盐类泥垢,甚至需要采用麻花钻。硫酸钙、硅酸盐垢、碳化垢等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由于溶质千差万别,污垢不同于水垢的单一性,除垢药剂没有通用的,且价格高昂,增加生产成本。有些生产产品无法添加额外的化学除垢剂,管道结垢速度快,堵管风险大,需要经常进行周期性停车水洗。水洗的方式只可针对于易溶于水的结晶盐垢。使用人工钢管通洗,不仅费时费力,清洗过程污染较大,清净度低,而且容易擦伤管内壁表面。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和超高压射流清洗,不仅清洗洁净度较低,无法除去底层硬垢除,且费用较高,停车时间长。电、磁、超声波清洗往往只能减缓污垢形成速度,不解决根本问题。所以目前旋转螺旋清洗成为蒸发器换热管结垢清洗的有力手段,但是这种方法中的塑料螺旋无法除去质地较硬的污垢。
3、而现在在化工厂蒸发器清理元件里面应用的安装轴承一般是一种高架结构和一种矮架管口架,现在应用的这两种安装轴承都依赖于弹簧结构对换热管内整个清洗螺旋产生往复运动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通过蒸发器管程中流体自身的流动能和二次蒸汽能为自动清洗动力,流体通过导流管口架形成相应方向的水流,带动加热管内的螺旋多维清洗运动,从而完成对管道的清洗。但这种清洗元件因为要避免速度过快,所以一般采用钩头轴和挡条相互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以稳定可靠地控制清洗螺旋的匀速运动,提升清洗效果为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2、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包括导流管口架和清洗主轴,所述的导流管口架包括固定部、支撑部、挡条和轴承部,所述的支撑部位于固定部的上面,所述的轴承部位于支撑部的中上位置的中间,所述的支撑部的中下部左右两侧设有流体入口,所述的固定部的下端为流体出口,所述的支撑部的侧面设有挡条,所述的清洗主轴的上端设有轴柄,轴柄位于支撑部的顶面上,轴柄的上面设有与清洗主轴共轴的滚刷,所述的滚刷转动时,其外周会因挡条的阻拦而减速以实现转动控速,所述的清洗主轴从上往下穿过轴承部的中心轴孔,并向下从固定部的下端伸出,所述的清洗主轴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清洗螺旋连接的钩头连接孔。通过滚刷与挡条的相互阻拦作用进行减速控制,由于滚刷具有一定的柔性,滚刷转动时,始终与挡条存在相对较柔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均匀的转动控制, 确保了清洗过程中清洗螺旋在换热管内壁上的合适的清洗压力和速度,提升清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清洗效果,另外,由于柔性接触,极大程度上解决了零件损耗的问题,实现匀速的在线、连续清洗防垢和对流传热强化,保障长期稳定的高效运行,达到增产大节能的目标。
3、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滚刷采用高密的细丝结构,细丝呈辐射状环绕排列。高密的细丝结构可以使清洗元件始终处于匀速运动,大大增加了管壁结垢的清洗能力,而且使得清洗元件更加稳定工作,既能有效的减速清洗元件,又可以避免出现逼停螺旋运动的情况发生。
4、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固定部为圆环形,壁厚为1.5-2.5mm,固定部的上端外周设有向外的凸缘,凸缘的外径比换热管的内径内壁半径大3-10mm,所述的固定部与换热管内壁过盈相配。该结构能方便实现导流管口架与换热管端部的连接固定。
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固定部的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与换热管内壁过盈相配。通过向外凸起的固定环与换热管内壁过盈相配,而不是固定部整个侧壁与换热管内壁过盈相配,一方面可以实现过盈配合,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安装的难度。
6、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固定部的中下部设有径向贯穿且下端开口的多个切料槽。通过设置切料槽,使固定部具有一定的径向压缩弹性,便于导流管口架安装固定在换热管端部。
7、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撑部包括支撑臂、顶圈和支撑平板,所述的支撑臂位于前后两侧,支撑臂的下端与固定部上端一体结构,所述的顶圈位于支撑臂的上面,所述的轴柄支撑于所述的顶圈上面,顶圈和支撑臂为同一圆环柱面,所述的流体入口为支撑臂左右两侧的侧切槽贯通支撑部内腔而成,所述的支撑平板一体连接于前后支撑臂的顶端,所述的轴承部一体设于支撑平板上。顶圈位于支撑臂的上面,为轴柄提供了稳定的支撑面,由于顶圈和支撑臂为同一圆环柱面,结构可靠牢固,轴承部与支撑部一体结构,结构牢固,支撑稳定可靠。
8、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轴承部包括位于支撑平板上面的轴承上部和位于支撑平板下面的轴承下部,所述的侧切槽的上端与所述的支撑平板的上端面相平,所述的支撑臂的左右宽度和支撑平板的左右宽度相同,且该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的轴承部的外径。在结构上合理优化,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支撑,并且使轴承部整体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能更好地实现对清洗主轴的旋转支撑。
9、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撑臂的外周面与所述的凸缘的外周面为同一圆柱弧面,所述的支撑臂的内周面与固定部的内周面为同一圆柱弧面。该结构使支撑臂的壁厚较厚,能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支撑效果好。
10、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支撑臂的上端外侧设有一个支座,所述的挡条的下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的支座上,所述的挡条为圆柱条,挡条的上端高度位置在滚刷的中部到上端之间,所述的滚刷的半径大于挡条中心到滚刷中心的距离,且小于挡条外侧到滚刷中心的距离。挡条的位置合理优化,能有效实现与滚刷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减速控制。
11、有益效果:通过滚刷与挡条的相互阻拦作用进行减速控制,由于滚刷具有一定的柔性,滚刷转动时,始终与挡条存在相对较柔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均匀的转动控制, 确保了清洗过程中清洗螺旋在换热管内壁上的合适的清洗压力和速度,提升清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清洗效果,另外,由于柔性接触,极大程度上解决了零件损耗的问题,实现匀速的在线、连续清洗防垢和对流传热强化,保障长期稳定的高效运行,达到增产大节能的目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管口架(1)和清洗主轴(2),所述的导流管口架(1)包括固定部(101)、支撑部(102)、挡条(103)和轴承部(104),所述的支撑部(102)位于固定部(101)的上面,所述的轴承部(104)位于支撑部(102)的中上位置的中间,所述的支撑部(102)的中下部左右两侧设有流体入口(105),所述的固定部(101)的下端为流体出口,所述的支撑部(102)的侧面设有挡条(103),所述的清洗主轴(2)的上端设有轴柄(201),轴柄(201)位于支撑部(102)的顶面上,轴柄(201)的上面设有与清洗主轴(2)共轴的滚刷(202),所述的滚刷(202)转动时,其外周会因挡条(103)的阻拦而减速以实现转动控速,所述的清洗主轴(2)从上往下穿过轴承部(104)的中心轴孔,并向下从固定部(101)的下端伸出,所述的清洗主轴(2)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清洗螺旋连接的钩头连接孔(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刷(202)采用高密的细丝结构,细丝呈辐射状环绕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管口架(1)和清洗主轴(2),所述的导流管口架(1)包括固定部(101)、支撑部(102)、挡条(103)和轴承部(104),所述的支撑部(102)位于固定部(101)的上面,所述的轴承部(104)位于支撑部(102)的中上位置的中间,所述的支撑部(102)的中下部左右两侧设有流体入口(105),所述的固定部(101)的下端为流体出口,所述的支撑部(102)的侧面设有挡条(103),所述的清洗主轴(2)的上端设有轴柄(201),轴柄(201)位于支撑部(102)的顶面上,轴柄(201)的上面设有与清洗主轴(2)共轴的滚刷(202),所述的滚刷(202)转动时,其外周会因挡条(103)的阻拦而减速以实现转动控速,所述的清洗主轴(2)从上往下穿过轴承部(104)的中心轴孔,并向下从固定部(101)的下端伸出,所述的清洗主轴(2)的下端设有用于与清洗螺旋连接的钩头连接孔(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刷(202)采用高密的细丝结构,细丝呈辐射状环绕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101)为圆环形,壁厚为1.5-2.5mm,固定部(101)的上端外周设有向外的凸缘(10101),凸缘(10101)的外径比换热管的内径内壁半径大3-10mm,所述的固定部(101)与换热管内壁过盈相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101)的侧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固定环(10102),所述的固定环(10102)与换热管内壁过盈相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滚刷控速的换热管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101)的中下部设有径向贯穿且下端开口的多个切料槽(10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晨阳,舒伯乐,于宁宁,沈观富,卓军达,王安阳,桂涛,许靖雯,倪晨,徐珊玲,牛子铭,范晓平,卢丰,汪国标,方强,王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装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