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及其分离纯化方法、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42502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及其分离纯化方法、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Superdex 75 16/600 GL的凝胶过滤色谱柱和Mono Q阴离子交换色谱柱首次从沙海蜇毒液中分离出毒素蛋白,该毒素蛋白可以在细胞膜表面形成孔孔洞。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打孔毒素蛋白为深入研究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的结构与机制,以及开发沙海蜇蜇伤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具体涉及一种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及其分离纯化方法、用途


技术介绍

1、沙海蜇( nemopilema nomurai)是属于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的刺胞动物,是一种有毒的海洋动物。沙海蜇含有大量的触手,刺丝囊存在于沙海蜇的触手表面,能够分泌毒素,刺破皮肤后可将毒液注入到人或其他动物体内,用于实现捕食和防御功能。人的皮肤接触沙海蜇的触手后会会出现蜇伤症状,例如:灼烧般的痛痒感、水疱、红疹,组织坏死,蜇伤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较重的过敏反应,以及包括发烧、呼吸困难、肌肉无力等在内的全身系统性反应,极小概率出现因蜇伤后的心脏骤停、急性肺水肿等原因导致的死亡案例。

2、沙海蜇的毒素主要是多种蛋白质类毒素、多肽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目前研究证明沙海蜇的毒素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包括致死毒性、血液毒性、皮肤毒性、肾脏毒性等。目前没有针对沙海蜇蜇伤的急救药物。其主要原因是局限于目前尚未建立从沙海蜇毒液中分离致死毒素蛋白的纯化方法,无法获得纯净的沙海蜇的致死毒素,并对其进行性质和功能及其解毒剂的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所用的洗脱液为15-25 mM PBS,pH 7.5-8.5,0.15M NaCl;洗脱体积为120-180 mL,流速为0.6-1 mL/min,温度为2-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所用的洗脱液A为15-25 mM PBS,pH 7.5-8.5;洗脱液B为15-25 mM PBS,pH 7.5-8.5,1M NaCl;洗脱体积为30-40 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所用的洗脱液为15-25 mm pbs,ph 7.5-8.5,0.15m nacl;洗脱体积为120-180 ml,流速为0.6-1 ml/min,温度为2-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海蜇打孔毒素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所用的洗脱液a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锋吕保磊于华华邢荣娥刘松李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