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孔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通信、电气等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也正在不断地被拓宽,作为电连接器的核心部件,接触件组件也逐渐趋于多样化。
2、接触件组件是由互相匹配的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组成,在使用的时候,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中的一个被装配在插头壳体中,另一个被装配在插座壳体中,伴随着插头与插座的插合和分离,接触件组件完成对电路的导通和切断。在传统的接触件组件中,插孔一般是由一个导电的金属套构成,插针则是由导电的金属棒构成,在插合的时候,插针插入插孔的内孔中并且与插孔接触,从而完成对电路的导通。
3、但是现有的一种连接器插孔结构,其插针的长度是固定的,并不能够更据使用需求来调整插针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够更具使用需求来调整插针的长度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连接器插孔结构,包括插孔本体以及插针,所述插孔本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插针插接在连接块内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孔本体(1)以及插针(2),所述插孔本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插针(2)插接在连接块(3)内部,所述插孔本体(1)与连接块(3)相连通,所述插针(2)的靠近插孔本体(1)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定位孔(4),且等距设置,所述插孔本体(1)的内部设置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能够将调整长度后的插针(2)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8),所述插孔本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每个所述固定块(5)内壁两侧均连通开设有第一滑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孔本体(1)以及插针(2),所述插孔本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插针(2)插接在连接块(3)内部,所述插孔本体(1)与连接块(3)相连通,所述插针(2)的靠近插孔本体(1)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若干定位孔(4),且等距设置,所述插孔本体(1)的内部设置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能够将调整长度后的插针(2)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8),所述插孔本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每个所述固定块(5)内壁两侧均连通开设有第一滑槽(6),每个所述第一滑槽(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定位块(8)固定安装在滑块(7)上,所述定位块(8)与定位孔(4)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器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本体(1)的内部且位于连接块(3)以及固定块(5)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远忠,廖良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信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