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规避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364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7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规避设计方法,包括: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现有的技术文本进行语义分析,结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技术数据进行多维度、层级化的划分,将技术数据转化为有序功能互异的知识模块,将若干个知识模块构建形成知识库;持续追踪技术的更新换代,对知识库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通过定期更新专利数据、重新评估技术方案、调整优化算法参数的方式,不断丰富局部协调和全局分流的优化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规避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产品设计企业而言,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产生创新设计方案的综合能力,而设计者所拥有的经验、知识虽然是创新设计方案的来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者产生的创新设计方案,因为设计者容易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很难产生创新性强的设计方案,加上现在国家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若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产品落入他人的专利保护范围,对企业来说是莫大的损失。在基于大模型的专利技术规避共存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各专利技术方案之间的功能互补性和独立性。功能互补性有助于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实现整体性能的提升。但是,过度追求功能互补可能导致专利技术之间的独立性不足,从而引发专利冲突。具体来说,当我们试图将多项专利技术进行组合,构建一个全新的技术方案时,各专利之间的技术细节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触发专利冲突。这种矛盾给技术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希望通过巧妙的设计,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专利的互补优势。另一方面,又必须时刻警惕,避免因重叠而引发冲突。在追求性能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保持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规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现有的技术文本进行语义分析,结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技术数据进行多维度、层级化的划分,将技术数据转化为有序功能互异的知识模块,将若干个知识模块构建形成知识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知识库技术相似度计算方式,借助DBSCAN算法对专利群组做技术分析,识别技术核心特征,将技术拆为原理集与关键集,用布隆过滤器算法构建潜在冲突集,把各技术关键参数映到冲突集中,获取冲突技术冲突集,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规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对现有的技术文本进行语义分析,结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技术数据进行多维度、层级化的划分,将技术数据转化为有序功能互异的知识模块,将若干个知识模块构建形成知识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知识库技术相似度计算方式,借助dbscan算法对专利群组做技术分析,识别技术核心特征,将技术拆为原理集与关键集,用布隆过滤器算法构建潜在冲突集,把各技术关键参数映到冲突集中,获取冲突技术冲突集,用蚁群算法局部探寻,经多次迭代改进技术参数值,得到局部协调临时方案,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获取的临时方案,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局部调整技术参数的取值范围,生成优化调整方案,找到解决技术冲突的最佳参数组合,构建局部和谐的共存技术方案,将其添加到知识库,同时在技术冲突集中标记已解决的技术冲突,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专利冲突集是否为空,不为空则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分析剩余技术特点,建立多维度赋权评估函数计算和预测最优应用场景与组合方式,得出评估分数,根据评估分数,将冲突技术引至不同应用领域,在全局层面实现互补共存,得到优化后共存的技术方案,并将优化后共存的技术方案加至知识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之锐彭飞凌潘伯有曹小玲徐沁王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奇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