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缩纤维网和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的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364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11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缩纤维网和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的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它包括抗冲磨混凝土基体及分布在其内部的交联改性热缩纤维网和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其中,交联改性热缩纤维网为聚酯纤维与芳纶依次进行编织、交联改性的纤维网;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包括芯材和壁材,芯材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壁材包括聚乳酸和纳米Fe3O4。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交联改性后的热缩纤维网与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抗冲磨性能,并实现混凝土裂缝的可控自修复,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等,可为高性能抗冲磨混凝土的制备提供一条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缩纤维网和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的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抗冲磨混凝土通常采用高性能骨料、特种水泥和添加剂,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这种混凝土具备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应用场景包括机场跑道、港口码头、工业地面等。然而抗冲磨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缺陷,如分层和上浮;再者,其对环境条件敏感,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影响其性能。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普遍存在(可能由收缩、温度变化或加载变形等引起),这些裂缝会降低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影响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传统修复方法如打孔注浆和表面涂层修复存在效果不稳定、操作复杂和耗时等局限性。

2、纤维增韧混凝土(frc)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各种类型的纤维来提高其韧性和抗裂性能的复合材料。然而单根纤维主要通过在混凝土中均匀分布的纤维来提供局部增强,仅是对微裂缝和局部区域的改善,无法应对高负荷、高应力的大型结构。由高性能纤维编织网和混凝土基体组成的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良好耐久性和较轻自重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缩纤维网和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的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抗冲磨混凝土基体及分布在其内部的交联改性热缩纤维网和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其中,热缩纤维网为聚酯纤维与芳纶依次进行编制、交联改性的纤维网;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包括芯材和壁材,芯材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壁材包括聚乳酸和纳米Fe3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及其所占重量份数包括:抗冲磨混凝土基体原料1008~1140份,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12~44份,交联改性热缩纤维网50~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缩纤维网和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的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抗冲磨混凝土基体及分布在其内部的交联改性热缩纤维网和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其中,热缩纤维网为聚酯纤维与芳纶依次进行编制、交联改性的纤维网;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包括芯材和壁材,芯材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壁材包括聚乳酸和纳米fe3o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各原料及其所占重量份数包括:抗冲磨混凝土基体原料1008~1140份,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12~44份,交联改性热缩纤维网50~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磨混凝土基体中,各原料及其所占重量份数包括:硅酸盐水泥400份、硅灰78~110份、细砂350~400份、钢纤维70~90份、减水剂15~20份、水95~1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改性步骤为采用二乙烯基苯对聚酯纤维和芳纶纤维的混纺网进行交联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自修复抗冲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自修复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2~2μm,囊壁平均厚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庆军杜玮姜璐耿波滕雨涛周鹏肖慎陈冬冬李进辉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