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全自动悬架,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全主动悬架的简化型旋转式压力分配阀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逐渐普及人们的生活,乘客对智能驾驶及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全主动悬架需求日益增大。全主动悬架一般使用液压油作为介质实现悬架阻尼与车身高度的调节与控制,当不同车轮的承载质量或道路条件发生变化时,需要对每个车轮减振器分配不同的压力以保持车身姿态,油液压力分配的执行机构就是压力分配阀。在全主动悬架系统中,传感器会不断监测车轮的载荷、车身的姿态以及道路状况,并将监测到的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理想的阻尼力和车身高度调节需求,并向压力分配阀发出指令。压力分配阀是实现这一控制的关键执行机构,它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节流经每个车轮减振器的液压油流量和压力,从而实现对每个车轮阻尼力和车身高度的独立控制。这允许车辆根据不同的承载质量和道路条件,对每个车轮进行精确的调节,以保持最佳的车身姿态和行驶稳定性。
2、申请公布号为cn116039319a的中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全主动悬架的简化型旋转式压力分配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安装在一起的旋转式压力分配阀和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主动悬架的简化型旋转式压力分配阀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泵体油口分别为进油口和回油口,两个减振器油口分别为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两个油路通道分别为第一油路通道和第二油路通道,所述阀套通油口包括顺时针依次分布的第一阀套通油口、第二阀套通油口、第三阀套通油口和第四阀套通油口,进油口与第一阀套通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四阀套通油口连通,第一出油口、第二阀套通油口、第一油路通道与减振器的上腔连通,第二出油口、第三阀套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全主动悬架的简化型旋转式压力分配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安装在一起的旋转式压力分配阀和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主动悬架的简化型旋转式压力分配阀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泵体油口分别为进油口和回油口,两个减振器油口分别为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两个油路通道分别为第一油路通道和第二油路通道,所述阀套通油口包括顺时针依次分布的第一阀套通油口、第二阀套通油口、第三阀套通油口和第四阀套通油口,进油口与第一阀套通油口连通,回油口与第四阀套通油口连通,第一出油口、第二阀套通油口、第一油路通道与减振器的上腔连通,第二出油口、第三阀套通油口、第二油路通道与减振器的下腔连通;所述阀芯通油槽包括顺时针依次分布的第一阀芯通油槽、第二阀芯通油槽、第三阀芯通油槽和第四阀芯通油槽,阀芯位于零位时,阀芯将出油口与回油口封堵;阀芯顺时针旋转3~30度时,进油口、第一阀套通油口、第一阀芯通油槽、第三阀芯通油槽、第二阀套通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连通,回油口、第四阀套通油口、第四阀芯通油槽、第二阀芯通油槽、第三阀套通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连通;阀芯逆时针旋转时,进油口、第一阀套通油口、第二阀芯通油槽、第四阀芯通油槽、第三阀套通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连通,回油口、第四阀套通油口、第一阀芯通油槽、第三阀芯通油槽、第二阀套通油口和第一出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全主动悬架的简化型旋转式压力分配阀结构,其特征在于,阀芯上设有连通第一阀芯通油槽和第三阀芯通油槽的第一阀芯通油孔,还设有连通第二阀芯通油槽和第四阀芯通油槽的第二阀芯通油孔,且第一阀芯通油孔和第二阀芯通油孔均沿阀芯的径向延伸且在阀芯的轴线方向上下间隔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立,董凯,刘向,胡方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