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080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涉及技术领域,通过根据各航段和船闸的船舶流量阈值,判定当前航道的拥堵状态,拥堵状态包括流量较大、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重度拥堵;然后根据航道上的航行数据确定拥堵航段,然后根据拥堵航段所在航道的拥堵状态,还有拥堵航段内船舶数量和在设定时间内进入拥堵航段的船只数量,来产生高级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需要即时介入处理;本申请能够对船舶的拥堵情况进行及时监控,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拥堵分析,并精准判定需要人工介入的处理场景,帮助航道尽早恢复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道船舶分析,具体是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


技术介绍

1、内河航道是我国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河水运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当前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已达到12.8万公里,面对如此纵横交错且庞大的内河航道交通网,船舶航行安全,是保障航运业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由于船舶航行环境的特殊性,船舶营运过程中会存在诸多的效率和安全问题,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影响船舶航行的效率和安全因素,创新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技术,借此在航道智慧化发展的今天,促进船舶航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目前已有的是单个船闸的智能调度算法,提升单个船闸的过闸效率,由于各船闸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一,因此往往恰恰由于上游船闸过闸效率很高,而导致下游船闸出现拥堵甚至发生船舶碰撞等问题,在船舶拥堵时什么时候需要在除去处理事故的人员外,借助人工介入的力量来调度船只,帮助船舶尽快通行,这是一个难题,基于此,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ais数据、船舶过闸登记数据实现动态监控航道内各航段船舶数量和各船闸待闸船舶数量,根据各航段和船闸的船舶流量阈值,判定当前航道的拥堵状态,拥堵状态包括流量较大、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重度拥堵;

<p>3、根据航道上的航行数据确定拥堵航段,然后根据拥堵航段所在航道的拥堵状态,还有拥堵航段内船舶数量和在设定时间内进入拥堵航段的船只数量,来产生高级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需要即时介入处理。

4、进一步地,在进行分流方法之前,还需进行下述步骤:

5、根据航道基础数据和船闸基础数据,建立航道与船闸的数据关联关系,将整个航道按照航段划分网格单元单元,梳理各航段内的船闸的拓扑关系,并确定船舶航行的上行和下行的区域和方向;

6、船舶进入航道航行,输入目的地,根据前面构建的航道船闸关系模型,结合通航环境数据,智能推荐通行航道路线、沿途船闸和收费标准。

7、进一步地,拥堵状态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达到船舶流量阈值的80%判定为流量较大、与船舶流量阈值相等的判定为轻度拥堵、超过阈值则判定为中度拥堵、超过阈值的20%则判定为重度拥堵。

8、进一步地,具体分析方式为:

9、获取到拥堵航段的方式为:

10、获取到满足在未拥堵前花费t1时间通过,拥堵后至少需要两倍t1及其以上时间通过的设定长度的目标路径,将拥堵后通过该目标路径需要花费的时间最长的目标路径的中心位置标记为中心点;

11、以拥堵区域为中心点为圆点,目标路径长度的一半为初始半径,将其标记为观察初圈;

12、之后以圆点为中心,初始半径的终点为初始点,同时向两个方向延伸,每次延伸设定距离,获取到拥堵时的通过时长,将此时延伸后的延伸距离长度除以通过时长,将得到数值标记为延后通速;

13、将初始半径乘以2之后除以通过该段目标路径的长度得到的数值标记为基准通速;

14、当延后通速大于等于b1倍的基准通速时,停止延长,将延长后的整体长度除以2得到的数值标记为核准半径,按照核准半径围绕圆点画圆,将该圆覆盖到的航道标记为拥堵航段。

15、进一步地,根据拥堵航段所处的航道拥堵情况产生高级警报的方式为:

16、获取到当前拥堵航段所处的航道的拥堵情况,拥堵情况包括流量较大、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重度拥堵;

17、当其为中度拥堵和重度拥堵情况时,自动产生高级警报,提醒管理人员需要紧急介入调度处理;

18、当其为流量较大、轻度拥堵时通过待进入分析的方式,结合拥堵航段内船舶数量和在设定时间内进入拥堵航段的船只数量,来产生高级警报。

19、进一步地,待进入分析具体方式为:

20、自动根据各个船舶的航行轨迹,将航行轨迹包括拥堵航段且还未达到拥堵航段的船舶标记为待入对象;

21、之后获取到t2时间内能够进入到拥堵航段的待入对象的数量,t2为预设数值,将其标记为即入船舶数;同时获取到处于拥堵航段的船舶数量,将其标记为基准船舶量;

22、在拥堵航段处于流量较大状态时,当即入船舶数占基准船舶量的b2比例时,b2为预设数值,产生高级警报,提醒管理人员需要紧急介入调度处理;

23、在拥堵航段处于轻度拥堵时状态时,当即入船舶数占基准船舶量的b3比例时,产生高级警报,提醒管理人员需要紧急介入调度处理,b3为预设数值,且b3≤0.85倍的b2;

24、步骤s6:根据s5分析结果,通知管理人员尽快处理。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6、本申请通过根据各航段和船闸的船舶流量阈值,判定当前航道的拥堵状态,拥堵状态包括流量较大、轻度拥堵、中度拥堵和重度拥堵;然后根据航道上的航行数据确定拥堵航段,然后根据拥堵航段所在航道的拥堵状态,还有拥堵航段内船舶数量和在设定时间内进入拥堵航段的船只数量,来产生高级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需要即时介入处理;

27、本申请能够对船舶的拥堵情况进行及时监控,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拥堵分析,并精准判定需要人工介入的处理场景,帮助航道尽早恢复通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分流方法之前,还需进行下述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拥堵状态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达到船舶流量阈值的80%判定为流量较大、与船舶流量阈值相等的判定为轻度拥堵、超过阈值则判定为中度拥堵、超过阈值的20%则判定为重度拥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分析方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拥堵航段所处的航道拥堵情况产生高级警报的方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进入分析具体方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分流方法之前,还需进行下述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船闸联合调度的航道船舶智能分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拥堵状态通过下述方式确定:达到船舶流量阈值的80%判定为流量较大、与船舶流量阈值相等的判定为轻度拥堵、超过阈值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翠洪常仁凯常大海梁云张军强金良宇王海张泉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