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顶棚附属装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历史建筑用自然采光与遮阳平衡的顶棚结构。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建筑更新和新生逐步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建设者以及居民们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历史建筑作为具有一定保护价值并能体现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其活化利用并焕发新生就需要规划设计者从多元的需求、文化与性能的平衡等方面进行更多思考和研究;
2、现在的顶棚大多是通过在玻璃上进行贴膜进行顶棚的防热和遮阳,这便造成顶棚的遮阳性能过程,从而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遮阳窗帘的顶棚,可以有效的在太阳过大时通过窗帘进行紫外线和红外线的遮挡,并且可以控制窗帘的开启程度的控制,从而增强实用性的一种基于历史建筑用自然采光与遮阳平衡的顶棚结构。
2、本技术的一种基于历史建筑用自然采光与遮阳平衡的顶棚结构,包括房屋墙,还包括两组房屋架、两组支撑架、两组控制主板和四组钢丝缆绳,房屋墙的顶端与两组房屋架连接,两组支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历史建筑用自然采光与遮阳平衡的顶棚结构,包括房屋墙(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房屋架(2)、两组支撑架(3)、两组控制主板(5)和四组钢丝缆绳(6),房屋墙(1)的顶端与两组房屋架(2)连接,两组支撑架(3)的底端、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房屋墙(1)的顶端和两组房屋架(2)的内端连接,两组支撑架(3)的内端连接,两组支撑架(3)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安装槽,多组安装槽中设置有双层玻璃(4),房屋墙(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30),腔室(3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传动组件,腔室(3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控制主板(5)连接,腔室(30)的顶端设置有滑轮组件,传动组件上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历史建筑用自然采光与遮阳平衡的顶棚结构,包括房屋墙(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房屋架(2)、两组支撑架(3)、两组控制主板(5)和四组钢丝缆绳(6),房屋墙(1)的顶端与两组房屋架(2)连接,两组支撑架(3)的底端、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房屋墙(1)的顶端和两组房屋架(2)的内端连接,两组支撑架(3)的内端连接,两组支撑架(3)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安装槽,多组安装槽中设置有双层玻璃(4),房屋墙(1)的内部设置有腔室(30),腔室(3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传动组件,腔室(3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控制主板(5)连接,腔室(30)的顶端设置有滑轮组件,传动组件上通过四组钢丝缆绳(6)与滑轮组件滑动套装,钢丝缆绳(6)上设置有遮阳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历史建筑用自然采光与遮阳平衡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四组第一支撑板(7)、两组减速电机(8)和两组转动杆(9),腔室(3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两组第一支撑板(7)连接,左侧两组第一支撑板(7)的左端与两组减速电机(8)连接,两组减速电机(8)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杆(9)连接,两组转动杆(9)的右端分别轴承密封穿出左侧两组第一支撑板(7)的右端,两组转动杆(9)的右端分别与右侧两组第一支撑板(7)的左端轴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历史建筑用自然采光与遮阳平衡的顶棚结构,其特征在于,滑轮组件包括两组第二支撑板(10)和两组旋转杆(11),两组支撑架(3)的顶部底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板(10)连接,两组旋转杆(1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第二支撑板(10)的内端轴承连接,两组旋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范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