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2000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包括第一光学模块、第二光学模块和样品通道,第一光学模块包括第一支座以及设置于第一支座上的光源和分光镜,分光镜设置于光源的出光测,分光镜用于将光源的光线分成透射光束和第一反射光束;第二光学模块包括第二支座以及设置于第二支座上的第一感光结构和第二感光结构,第二支座与第一支座连接,第一感光结构设置于分光镜的透射光束的出光侧,第二感光结构设置于分光镜的第一反射光束的出光侧;样品通道设置于第二支座,样品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分光镜的透射光束的光路中,并位于第一感光结构的入光侧。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能提高各光学元件的组装精度,并简化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的结构和光路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质传感,特别涉及一种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紫外光谱技术具有检测响应快、无二次污染、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等优点,能够用于水质监测场景中,例如对水中的总有机碳物质(toc)进行监测。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分子(例如总有机碳物质)在紫外光区吸收光谱,通过测定物质分子吸收紫外光后产生吸收峰,通过对特征性吸收峰的分析实现水中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监测。

2、相关技术中,采用紫外光谱技术对总有机碳物质进行监测时,光源的发光强度会随着温度和老化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光电传感器所接收到光强会发生变化,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常地,引入校准光路能够消除光源温度变化或老化带来的影响。然而,引入校准光路的同时会带来以下问题:引入校准光路不仅会导致光路变得更复杂,因此对各镜片的安装精度要求更高,而且光学镜片的数量势必也会跟着增加,光学镜片的安装固定导致的空间占用和小型化设计需求之间存在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能提高各光学元件的组装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上,且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分光镜的第一反射光束的出光侧,以用于将第一反射光束反射为第二反射光束并传递至所述第二感光结构,第二反射光束与透射光束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间隔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分光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透光孔用于供第一反射光束穿过,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上,且所述反射镜位于所述分光镜的第一反射光束的出光侧,以用于将第一反射光束反射为第二反射光束并传递至所述第二感光结构,第二反射光束与透射光束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上间隔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有第一透光孔,所述分光镜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透光孔用于供第一反射光束穿过,所述反射镜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透光孔沿第一反射光束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分光镜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反射镜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凸透镜,所述凸透镜设置于所述分光镜的入光侧,以将所述光源的光线形成为平行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模块还包括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位于所述凸透镜的入光侧,所述第一压紧块可透过所述光源的光线,所述第一压紧块用于将所述凸透镜抵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压紧块背离所述凸透镜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总有机碳物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座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支座连接的连接面,所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方金翔李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一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