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式种肥同穴精准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796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06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驱式种肥同穴精准播种装置,其包括种箱、排种器、排种管、分配器、排出管、肥箱、排肥器、输肥管、开沟器、机架、控制器;种箱的出料口与排种器的进料口连通,排种器的出料口与排种管的进料口连通,排种管的下端安装于分配器的上端,排出管安装于分配器的下端,肥箱的出料口与排肥器的进料口连通,排肥器的出料口与输肥管的进料口连通,输肥管的下端安装于分配器的上端,分配器与开沟器安装固定;所述分配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解决了现有的机械式种肥同穴播种机存在的长时间作业后因链条或者皮带磨损导致播种量不一致、无法精确控制肥料用量从而造成浪费,以及种肥同步性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是一种电驱式种肥同穴精准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代农业中,精准播种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传统的种肥同穴播种机多采用机械式设计,其核心工作部件包括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排种管、输肥管以及行走轮等。种肥同穴播种机通过拖拉机牵引前进,行走轮带动整个种肥同穴播种机运动。在这个过程中,行走轮通过链条或者皮带连接到排种器和排肥器,使它们随着行走轮的转动而旋转。排种器通过旋转将种子从种箱中取出,并通过排种管送到开沟器开出的沟中。与此同时,排肥器也按照设定的比例释放肥料,使其与种子一起落入沟中。

2、尽管上述机械式种肥同穴播种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但它们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这类设备的播种精度较差,尤其是在长时间作业后,链条或者皮带磨损会导致播种量不一致,影响作物生长的一致性;其次,机械式播种器往往无法精确控制肥料的用量,导致了肥料的浪费,特别是对于价格昂贵的生物有机肥料而言,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此外,传统播种器的种肥同步性不佳,影响作物的生长效果。

>3、因此有必要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式种肥同穴精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箱(1)、排种器(2)、排种管(23)、分配器(3)、排出管(4)、肥箱(5)、排肥器(6)、输肥管(7)、开沟器(8)、机架、控制器;种箱(1)的出料口与排种器(2)的进料口连通,排种器(2)的出料口与排种管(23)的进料口连通,排种管(23)的下端安装于分配器(3)的上端,排出管(4)安装于分配器(3)的下端,肥箱(5)的出料口与排肥器(6)的进料口连通,排肥器(6)的出料口与输肥管(7)的进料口连通,输肥管(7)的下端安装于分配器(3)的上端,排种管(23)通过机架与开沟器(8)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式种肥同穴精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箱(1)、排种器(2)、排种管(23)、分配器(3)、排出管(4)、肥箱(5)、排肥器(6)、输肥管(7)、开沟器(8)、机架、控制器;种箱(1)的出料口与排种器(2)的进料口连通,排种器(2)的出料口与排种管(23)的进料口连通,排种管(23)的下端安装于分配器(3)的上端,排出管(4)安装于分配器(3)的下端,肥箱(5)的出料口与排肥器(6)的进料口连通,排肥器(6)的出料口与输肥管(7)的进料口连通,输肥管(7)的下端安装于分配器(3)的上端,排种管(23)通过机架与开沟器(8)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式种肥同穴精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分配板(16)与右分配板(17)均呈凹形且相对设置,左分配板(16)与右分配板(17)配合形成凹形种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式种肥同穴精准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5)上开设有一个滑槽(20),右从动横杆(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孟德胜闫伟王咏棠张蓉张晓雯刘莉超孙超孙康张茂宏刘辉白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神农农业机械发展山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