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电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639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断电供电装置,包括整流单元、备援电池、第一升压单元、第二升压单元、充电电路及换流单元;整流单元输出一正半周电压与一负半周电压;备援电池输出一备援电压;第一升压单元接收正半周电压或备援电压,以及输出一第一电压;第二升压单元接收负半周电压或备援电压,以及输出一第二电压;换流单元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以及输出一交流输出电压;充电电路耦接于整流单元、备援电池及第一与/或第二升压单元,交替控制第一与/或第二升压单元储存一充电电力与充电电力对备援电池充电。(*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断电供电装置,尤指一种在市电供电下,同时对备援电池 充电的不断电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升压型不断电供电装置1,如图1所示,其在市电供电模式时,利用二组 升压转换器10、12进行升压与功因修正,该二组升压转换器10、12分别从整流单元14接收 一正半周电压VP与一负半周电压VN,并且,交替的对正半周电压VP与负半周电压VN进行 升压与功因修正,并且转换输出成一第一输出电压Vol与第二输出电压Vo2。二组升压转换 器10、12分别交替的将第一输出电压Vol与第二输出电压Vo2送至换流器16,同时,换流器 16将第一输出电压Vol与第二输出电压Vo2换流成一交流电Vac输出。再次参考图1。双升压型不断电供电装置1工作在市电供电模式时,其所使用的 备援电池11无法从线路中进行充电,并且,备援电池11在长时间的闲置下,通常会导致内 部电力消耗殆尽。由于双升压型不断电供电装置1本身的线路并未提供充电器,所以,需要 充电的备援电池11必须从外部充电器才能得到充电。因此,现有的双升压型不断电供电装 置1常需要额外设计独立的充电器模块(图中未示)对备援电池11进行充电而导致成本 的上升和使用上的不方便,同时,也会导致产品的故障点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不断电供电装置,其是在市电工作模式下,使用升 压电路中的一部份的线路加以对一备援电池进行充电。本技术的第一方案的不断电供电装置包括一整流单元、一备援电池、一第一 升压单元、一第二升压单元、一充电电路及一换流单元。其中,整流单元具有一正输出端与 一负输出端,该正输出端输出一正半周电压,该负输出端输出一负半周电压。备援电池具有 一正极端与一负极端,用以输出一备援电压。第一升压单元耦接于整流单元的正输出端与 备援电池的正极端,接收正半周电压或备援电压,以及输出一第一电压。第二升压单元耦接 于整流单元的负输出端与备援电池的负极端,接收负半周电压或备援电压,以及输出一第 二电压。充电电路耦接于整流单元、备援电池及第二升压单元,控制第二升压单元储存一充 电电力与充电电力对备援电池充电的交替操作。换流单元耦接于第一升压单元与第二升压 单元,接收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以及输出一交流输出电压。本技术的第二方案的不断电供电装置与第一方案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二方案 的不断电供电装置中的充电电路耦接于整流单元、备援电池及第一升压单元,控制第一升 压单元储存一充电电力与充电电力对备援电池充电的交替操作。本技术的第三方案的不断电供电装置与第一方案主要差异在于,第三方案的 不断电供电装置中的充电电路耦接于整流单元、备援电池、第一升压单元及第二升压单元, 控制第二升压单元储存一第一充电电力与第一充电电力对备援电池充电的交替操作,以及,控制第一升压单元储存一第二充电电力与第二充电电力对备援电池充电的交替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不断电供电装置利用一充电电路,使其在市电模式 下,先将充电电力储存在第一升压单元与/或第二升压单元,再将充电电力对备援电池充 电。如此,本技术提供的不断电供电装置不用增加额外的充电器,即可以对备援电池充 电,从而降低不断电供电装置的整体成本,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使用上的便利性与供电的质 量。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双升压型不断电供电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不断电供电装置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不断电供电装置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不断电供电装置电路示意图;及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不断电供电装置电路示意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公知双升压型不断电供电装置1备援电池11升压转换器10、12整流单元14正半周电压VP负半周电压VN第一输出电压Vol第二输出电压Vo2换流器16交流电输出Vac本技术不断电供电装置2、2’、3、3,整流单元20、30备援电池21、31第一升压单元22、32充电电路23、23,、33、33,第二升压单元24、34换流单元26、36闸控开关D1、D2中间点η正输出端Tl负输出端Τ2交流电源线L交流电源中性线N输入交流电Vi正半周电压VP负半周电压VN正极端VB+负极端VB-备援电压VB第一电压Vol第二电压Vo2交流输出电压Vac模式切换开关D5、D5,电源控制信号S5、S5’充电电力II、12充电切换开关Ql、Ql,充电路径开关D6、D6,控制信号S1、S1,、S2、S2,、S3、S4电感 L1、L2升压开关Q2、Q3飞轮二极管D3、D4电容 C1、C2换流开关Q4、Q5输出电感L3输出电容C3充电路径二极管D7、D8闸控信号S6、S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不断电供电装置电路示意图。本技术的 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断电供电装置2包括有一整流单元20、一备援电池21、一第一升压单 元22、一充电电路23、一第二升压单元24及一换流单元26。其中,整流单元20由二个闸控 开关D1、D2组成,其具有一中间点η、一正输出端Tl及一负输出端Τ2,并且该中间点η耦接 于一交流电源线L。整流单元20将一输入交流电Vi交替整流,并从正输出端Tl与负输出端Τ2交替 输出一正半周电压VP与一负半周电压VN。同时,备援电池21具有一正极端VB+与一负极 端VB-,用以输出一备援电压VB。前述的闸控开关D1、D2分别受控于一闸控信号S6、S7,以 进行导通与截止的切换。当闸控开关D1、D2导通时,即对输入交流电Vi进行整流处理。另 外,当闸控开关D1、D2截止时,即停止对输入交流电Vi整流处理,作为异常供电时(断电或 高压)的保护。再参考图2。第一升压单元22耦接于整流单元20的正输出端Tl与备援电池21 的正极端VB+,用以接收正半周电压VP或备援电压VB,以及输出一第一电压Vol。同时,第二升压单元24耦接于整流单元20的负输出端T2与备援电池21的负极端VB-,用以接收负 半周电压VN或备援电压VB,以及输出一第二电压Vo2。换流单元26耦接于第一升压单元 22与第二升压单元24,换流单元26接收第一电压Vol与第二电压Vo2,以及输出一交流输 出电压Vac供应负载(图中未示)用电。备援电池21的正极端VB+更经由一模式切换开关D5耦接于第一升压单元22与 第二升压单元24,该模式切换开关D5受控于一电源控制信号S5。如此,电源控制信号S5 表示为输入交流电Vi正常供电时,即控制模式切换开关D5截止(off),以让备援电池21脱 离第一升压单元22与第二升压单元24。电源控制信号S5表示为输入交流电Vi异常供电时(断电或高压),即控制模式切 换开关D5导通(on),以让备援电池21导入第一升压单元22与第二升压单元24,以提供负 载(图中未示)用电。此时,闸控开关D1、D2截止,以作为异常供电时(断电或高压)的保 护。再参考图2。充电电路23耦接于整流单元20、备援电池21及第二升压单元24,充 电电路23在输入交流电Vi正常供电下,交替的控制第二升压单元24储存一充电电力Il 与控制充电电力Il流到备援电池21,以对备援电池21充电。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充电电路23包括有一充电切换开关Ql与一充电路径 开关D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雁飞刘培国谢卓明
申请(专利权)人:旭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