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减振结构、风机组件、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1、清洁设备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清洁而设计的机械设备,清洁设备发挥着高效清洁的作用,它降低了清洁的人力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清洁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
2、为了实现清洁设备进行清洁工作,清洁设备具有风机。但是,在风机进行工作时,振动较大,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目前在风机进行工作时,振动较大,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减振结构、风机组件、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2、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减振结构,包括:连接部;至少两个第一减振部,并列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减振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以形成盲槽。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结构还包括:
4、多个加强部,并列间隔设于所述盲槽内,并与所述连接部和两个所述第一减振部连接。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盲槽内的多个所述加强部交错布置。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减振部和多个所述加强部一体成型。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部的高度与所述盲槽的深度相一致。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减振部的端部连接。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减振部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平面、曲面或弧面。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结构还包括:
1
12、其中,所述第二减振部具有与述第一减振部和所述连接部错开的支撑面。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结构还包括:
14、至少两个第三减振部,并列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二减振部背离所述支撑面的端部连接。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面开设有第一定位槽。
16、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和所述的减振结构,所述减振结构的其中一个第一减振部与所述壳体接触,其中一个第一减振部与所述风机接触。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振结构的第一减振部位于所述风机的侧部和所述壳体的侧部之间,所述减振结构的第二减振部位于所述风机的底部和所述壳体的底部之间。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减振结构的第三减振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的底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可嵌设于所述减振结构的第二减振部的第一定位槽内。
20、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所述的风机组件。
21、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基站和所述的清洁设备。
22、根据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减振结构,由于至少两个第一减振部并列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减振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以形成盲槽,所以,可以将至少两个减振部设于风机和壳体之间,使得至少两个减振部中的两个减振部分别与风机和壳体接触,可以逐层传递、吸收风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减少了能够传递到壳体上的振动,减振效果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连接部将相邻两个第一减振部连接,可以保证减振结构的结构强度,使得风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可以在至少两个第一减振部之间传递,以使至少两个第一减振部都参与到减振过程中,保证至少两个第一减振部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进一步地提高了减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00)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盲槽(30)内的多个所述加强部(40)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减振部(10)和多个所述加强部(40)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40)的高度与所述盲槽(30)的深度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减振部(10)的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部(10)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平面、曲面或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00)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减
10.根据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501)开设有第一定位槽。
11.一种风机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70)、设于所述壳体(70)内的风机(80)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所述减振结构(100)的其中一个第一减振部(10)与所述壳体(70)接触,其中一个第一减振部(10)与所述风机(80)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机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00)的第一减振部(10)位于所述风机(80)的侧部和所述壳体(70)的侧部之间,所述减振结构(100)的第二减振部(50)位于所述风机(80)的底部和所述壳体(70)的底部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机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0)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定位槽(701),所述减振结构(100)的第三减振部(60)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槽(701)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机组件(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80)的底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可嵌设于所述减振结构(100)的第二减振部(50)的第一定位槽内。
15.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风机组件(1000)。
16.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基站和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清洁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00)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盲槽(30)内的多个所述加强部(40)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减振部(10)和多个所述加强部(40)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40)的高度与所述盲槽(30)的深度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减振部(10)的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部(10)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平面、曲面或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00)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100)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减振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501)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启璐,刘洋,杜世杰,龚大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洛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