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及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1489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9 10: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逆变器及光伏系统,属于电力技术领域。所述逆变器包括:直流输入源、均压电路、直流母线电容、逆变电路和开关模块;直流母线电容包括串联的两组电容;均压电路采用平衡桥电路;逆变电路包括均采用三电平T型结构的第一相电路、第二相电路和第三相电路;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第三开关单元和第四开关单元;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相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相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三相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与逆变电路的母线的中性点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逆变器及光伏系统,能在各种场景下实现三相、裂相和单相并、离网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力,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发电中需要通过进行电能变换,将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的新能源转换为电能。逆变器是实现电能变换的核心装置。逆变器的输出方式主要包括三相输出、裂相输出和单相输出等,以适应不同供电系统的标准。

2、但通常的逆变器只考虑适用于某单一电网类型,只具备一种输出方式,应用范围有限。分别研发不同的仅具备单一输出方式的逆变器,会大大增加逆变器的研发时间和研发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额外对逆变器进行线路调整的方式,另一种是在电路中增加切换单元的方式。额外对逆变器进行线路调整的方式,还需要相应改变逆变器的接线方式甚至更改单板走线,以实现适配多种电网,但仍然无法满足同一逆变器可以适用于三相电网系统和单相电网系统的需求。而在电路中增加切换单元的方式,一般是在逆变器其中两相输出端之间以及第三相支路输出端与中间电路中点处增加切换单元,实现三相输出与单相输出之间的切换运行,但在三相模式离网运行带不平衡负载或者并网每相独立防逆流的场景下无法运行。以上技术都是实现三相运行和单相运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源、均压电路、直流母线电容、逆变电路和开关模块;所述直流输入源依次经过所述均压电路和所述直流母线电容,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电路包括: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和第一驱动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电路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第八功率管和第二驱动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相电路包括:第九功率管、第十功率管、第十一功率管、第十二功率管和第三驱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输入源、均压电路、直流母线电容、逆变电路和开关模块;所述直流输入源依次经过所述均压电路和所述直流母线电容,与所述逆变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电路包括: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四功率管和第一驱动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电路包括:第五功率管、第六功率管、第七功率管、第八功率管和第二驱动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相电路包括:第九功率管、第十功率管、第十一功率管、第十二功率管和第三驱动控制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变器的运行模式为三相并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单元闭合,所述第二开关单元闭合,所述第三开关单元闭合,所述第四开关单元闭合或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逆变器的运行模式为裂相并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开关单元闭合,所述第二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云鹏刘川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思格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