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铸造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铸造用稳定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机械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它涉及将液态金属注入到预先准备的模具中,使其凝固成为所需形状的固态金属制品,这是一种传统的制造过程,可以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如铁、铝、黄铜、铜等,在现有技术使用中,传统的支撑装置通常是固定的,不方便灵活调整高度,这导致在处理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模具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现有的支撑平台在稳定性方面表现不佳,不方便对模具进行夹持,可能导致加工零件从平台上掉落,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在使用支撑装置进行铸造的过程中,现有的支撑装置,不方便灵活调节高度,且在稳定性夹持方面表现不佳,导致加工零件从平台滑落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铸造用稳定支撑装置,包括有限位组件;还包括有支撑台组件、夹持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动力组件;限位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台组件;支撑台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夹持组件;限位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增高调节的高度调节组件;限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铸造用稳定支撑装置,包括有限位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台组件(2)、夹持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4)和动力组件(5);限位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台组件(2);支撑台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夹持组件(3);限位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增高调节的高度调节组件(4);限位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的动力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铸造用稳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1)包括有底座(101)、第一槽体(102)、第一限位柱(103)、限位块(104)、第一通孔(105)和第一固定块(106);底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铸造用稳定支撑装置,包括有限位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台组件(2)、夹持组件(3)、高度调节组件(4)和动力组件(5);限位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台组件(2);支撑台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夹持组件(3);限位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增高调节的高度调节组件(4);限位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的动力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铸造用稳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1)包括有底座(101)、第一槽体(102)、第一限位柱(103)、限位块(104)、第一通孔(105)和第一固定块(106);底座(10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槽体(102);第一槽体(102)的后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05);第一槽体(102)的内壁下端固接有第一固定块(106);第一槽体(102)的后端内壁固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柱(103);第一限位柱(103)的前端固接于第一固定块(106)的后端;底座(101)的上端固接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块(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铸造用稳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台组件(2)包括有固定台(201)、第二槽体(202)、第三槽体(203)、限位孔(204)、第二通孔(205)、第四槽体(206)、第二限位柱(207)和第二固定块(208);底座(101)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台(201);固定台(20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限位孔(204);限位孔(204)的内壁与限位块(104)的外壁相贴合;固定台(201)的前端贯穿开设有第二槽体(202);第二槽体(202)的左右两端开设有第三槽体(203);固定台(201)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205);固定台(201)的下端开设有两个第四槽体(206);第四槽体(206)的后端固接有第二限位柱(207);第二限位柱(207)的前端固接有第二固定块(208);第二固定块(208)的左右两端外壁固接于第四槽体(206)的左右两端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铸造用稳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3)包括有l形夹持块(301)、第一套筒(302)、第二套筒(303)、螺槽(304)、第三限位柱(305)、第一电机(306)、双牙螺杆(307)和轴承(308);第二槽体(202)的上端活动设置有两个l形夹持块(301);l形夹持块(301)的左端固接有第一套筒(302);l形夹持块(301)的右端固接有第二套筒(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强,范伟振,钟迪珠,吴高维,刘涛,范伟浅,邓有松,覃文甲,彭及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方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