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目前的高架桥梁,通常在边板悬臂处设置滴水檐,滴水檐与桥梁的护栏一体施工,滴水檐外包梁板悬臂,施工缝不外露,整体更美观,护栏滴水檐可有效防止雨水顺梁板外悬臂流向悬臂根部,提高了悬臂耐久性,保证了悬臂底部不因雨水痕迹降低美观度。不设置滴水檐时,雨水直接流向悬臂直接浸渍悬臂底部和腹板混凝土,即使在悬臂底部设置凹槽,但水量大的情况下凹槽不能阻断全部水流,仍有部分水流沿悬臂底部流向腹板。
3、因为滴水檐尺寸较小,目前护栏滴水檐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运营期容易出现脱落、破损等病害(见图1所示),脱落的滴水檐对桥梁下方经过的行人、车辆的安全产生威胁。分析其原因,一是滴水檐施工时通常是和护栏一起进行的二次浇注,而混凝土浇筑后,通常需要振捣,护栏两侧均设置有浇筑模板,通过振捣棒进行振捣,具体振捣棒从顶部下放到两侧浇筑模板之间,但由于混凝土护栏背面向内凹进,滴水檐在预制梁板外侧横向宽度较窄,通常小于等于10cm,且滴水檐中布置有钢筋(见图2所示),导致振捣棒下放困难,是造成振捣不密实的主要原因。
4、而且,现有的护栏顶部宽度是较窄的,通常小于等于20cm,使得振捣棒的下放到滴水檐处存在一定的困难;护栏背部设置有折线,在振捣棒下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干涉;
5、另外,设计中为了让滴水檐和桥梁翼缘板结合更好,通常要求滴水檐施工前对桥梁翼缘板端部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能够实现滴水檐振捣密实,尽可能避免滴水檐脱落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包括桥梁本体,桥梁本体成型时的宽度小于桥梁本体的设计宽度,带有滴水檐的护栏位于桥梁本体的端侧,滴水檐外侧面与桥梁本体成型侧面之间的距离比振捣棒的直径大2cm-7cm,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连接中设置有钢筋网,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一体浇筑成型,护栏背侧采用同一坡率的斜线以利于振捣棒进入滴水檐与桥梁本体成型侧面之间。
4、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所述桥梁本体成型时的宽度比桥梁本体的设计宽度小12cm-18cm,滴水檐的宽度为4cm-8cm,在实现振动的同时减少混凝土用量。
5、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所述护栏顶部的宽度为22cm-25cm,护栏底部的宽度为48cm-52cm。
6、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所述护栏背侧顶部同所述滴水檐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7-8cm;
7、护栏背侧斜线的坡率为15-17.1。
8、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所述滴水檐的底面倾斜向上设置,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的底面与滴水檐的底面在同一平面设置。
9、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所述桥梁本体为现浇梁或预制梁;
10、桥梁本体成型端部设置有预留钢筋,预留钢筋沿着桥梁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预留钢筋与所述钢筋网绑扎在一起,有利于使得最终成型的护栏、滴水檐混凝土构件与桥梁本体可靠连接。
11、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所述钢筋网包括设置于所述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护栏、滴水檐中的纵向钢筋,环向钢筋分多段,环向钢筋的部分同外侧的纵向钢筋连接,环向钢筋的部分同内侧的纵向钢筋连接,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的下层设置有两层纵向钢筋,每一层设置有两根纵向钢筋。
12、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所述护栏内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凸部、第一斜线段、第二斜线段、第三斜线段和第四直线段,第二斜线段的长度大于第一斜线段和第三斜线段的长度,第二斜线段的坡率小于第一斜线段的坡率,第三斜线段的坡率小于第二斜线段的坡率,第四直线段的高度大于桥面铺装层的高度。
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内容:
14、制作桥梁本体,桥梁本体成型时的宽度小于桥梁本体的设计宽度;
15、在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绑扎钢筋,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中的钢筋绑扎为一体,滴水檐内的钢筋与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内的钢筋之间的距离大于振捣棒的直径;
16、在护栏、滴水檐的外侧、内侧和滴水檐的底侧分别固定浇筑模板,固定完成后,开始浇筑,使得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一体浇筑成型;
17、将振捣棒从护栏顶部伸入并使得振捣棒的底部进入滴水檐与桥梁本体成型侧面之间进行振捣。
18、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在绑扎钢筋之前,对所述桥梁本体成型后的侧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利于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滴水檐、护栏的整体性。
19、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专利技术中桥梁本体的宽度比设计宽度要小,如此在混凝土成型过程中为振捣棒的进入让出空间,滴水檐外侧面与桥梁本体成型侧面之间的距离较振捣棒的直径大2cm-7cm,如此保证钢筋绑扎后振捣棒还能够进入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滴水檐之间,有利于混凝土振捣的更加密实,避免滴水檐的掉落。
21、2)本专利技术中护栏背侧采用同一坡率的斜线,避免在护栏背侧有折线的存在,进一步有利于振捣棒进入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滴水檐外侧面之间,方便操作;护栏内部、滴水檐内部以及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内部设置有绑扎为一体的钢筋网,有效保证最终一体成型的护栏、滴水檐混凝土构件的一体性。
22、3)本专利技术中桥梁本体成型时的宽度比桥梁本体的设计宽度小12cm-18cm,有效让出空间,如此滴水檐的宽度可缩减,不再为10cm以上,在有利于振捣棒振动的同时,有效减少混凝土用量。
23、4)本专利技术中护栏顶部的宽度为22cm-25cm,大于现在的20cm,不仅有利于振捣棒的下放,使得振捣棒进入两侧浇筑模板之间,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并且方便护栏顶部的声屏障、照明灯座等底座钢板的安装。
24、5)本专利技术中因为桥梁本体让出空间,保证操作空间,如此能够对桥梁本体成型后的侧面进行凿毛处理,方便施工,保证凿毛处理效果,使得桥梁本体成型后的侧面形成粗糙面,如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利于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滴水檐、护栏的整体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本体,桥梁本体成型时的宽度小于桥梁本体的设计宽度,带有滴水檐的护栏位于桥梁本体的端侧,滴水檐外侧面与桥梁本体成型侧面之间的距离比振捣棒的直径大2cm-7cm,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连接中设置有钢筋网,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一体浇筑成型,护栏背侧采用同一坡率的斜线以利于振捣棒进入滴水檐与桥梁本体成型侧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本体成型时的宽度比桥梁本体的设计宽度小12cm-18cm,滴水檐的宽度为4cm-8cm,在实现振动的同时减少混凝土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顶部的宽度为22cm-25cm,护栏底部的宽度为48cm-5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背侧顶部同所述滴水檐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7-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的底面倾斜向上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本体为现浇梁或预制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包括设置于所述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护栏、滴水檐中的纵向钢筋,环向钢筋分多段,环向钢筋的部分同外侧的纵向钢筋连接,环向钢筋的部分同内侧的纵向钢筋连接,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的下层设置有两层纵向钢筋,每一层设置有两根纵向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内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凸部、第一斜线段、第二斜线段、第三斜线段和第四直线段,第二斜线段的长度大于第一斜线段和第三斜线段的长度,第二斜线段的坡率小于第一斜线段的坡率,第三斜线段的坡率小于第二斜线段的坡率,第四直线段的高度大于桥面铺装层的高度。
9.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绑扎钢筋之前,对所述桥梁本体成型后的侧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利于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滴水檐、护栏的整体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本体,桥梁本体成型时的宽度小于桥梁本体的设计宽度,带有滴水檐的护栏位于桥梁本体的端侧,滴水檐外侧面与桥梁本体成型侧面之间的距离比振捣棒的直径大2cm-7cm,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连接中设置有钢筋网,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与护栏、滴水檐一体浇筑成型,护栏背侧采用同一坡率的斜线以利于振捣棒进入滴水檐与桥梁本体成型侧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本体成型时的宽度比桥梁本体的设计宽度小12cm-18cm,滴水檐的宽度为4cm-8cm,在实现振动的同时减少混凝土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顶部的宽度为22cm-25cm,护栏底部的宽度为48cm-5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背侧顶部同所述滴水檐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为7-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滴水檐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檐的底面倾斜向上设置,桥梁本体超出其成型侧面的部分的底面与滴水檐的底面在同一平面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威,王宏博,王凤鸣,裴建家,丁毅,王志英,于坤,付仁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