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激光防护窗口制造技术_技高网

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激光防护窗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330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激光防护窗口,激光防护窗口包括基底、二氧化钒薄膜、第一增透膜、金属吸收层以及第二增透膜;基底的正面依次沉积获得二氧化钒薄膜和第一增透膜,基底的背面沉积获得第二增透膜;金属吸收层沉积于四种不同的位置;通过在二氧化钒薄膜表面设计增透膜,提高了窗口在相变前的透过率,满足高透过率的应用需求;同时,在增透膜上沉积一层薄的金属吸收层,当激光照射时,金属层迅速吸收能量并传导给二氧化钒薄膜,加快其加热速度,实现快速响应;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窗口能够针对不同强度的激光做出快速反应,实现对各种强度激光的连续有效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防护,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激光防护窗口


技术介绍

1、随着激光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光器的功率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军事领域,高能激光武器已成为未来战争中的重要装备;在工业领域,激光切割、焊接等加工工艺广泛应用。然而,强激光对光学传感器、探测器和人眼等带来潜在威胁,如何有效防护高能激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传统的激光防护方法主要包括:

3、被动防护:通过在窗口材料上涂覆吸收材料或反射涂层,吸收或反射入射激光能量。但这些方法存在透过率低、对特定波长有效、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

4、主动防护:利用光电器件检测入射激光,并迅速采取遮挡或关闭等措施。然而,主动防护系统复杂、成本高,且响应速度有限,难以应对超快激光威胁。

5、非线性光学防护:利用光学材料的非线性效应,如光限幅、双光子吸收等,实现对高能激光的防护。但这些材料通常需要高阈值能量激发,且对工作环境要求苛刻。

6、二氧化钒(vo2)是一种典型的相变材料,在68℃左右发生金属-绝缘体相变,其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质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利用vo2的相变特性,可以设计出对激光具有自适应防护能力的光学窗口。

7、然而,vo2薄膜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以下挑战:

8、响应速度:纯vo2薄膜的相变过程受限于材料的热传导和相变动力学,响应速度可能无法满足高能激光的快速防护需求。

9、透过率:vo2薄膜在相变前后的透过率差异较大,但在相变前的透过率仍有提升空间,以满足高透过率的应用要求。

10、工作波段:不同应用领域对窗口的工作波段要求不同,需要灵活调整薄膜的光学性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vo2薄膜激光防护窗口响应速度慢、透过率低和工作波段不易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快速响应激光防护窗口,能够实现对不同波长和强度的激光进行高效防护,满足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激光防护窗口,所述激光防护窗口包括基底、二氧化钒薄膜、第一增透膜、金属吸收层以及第二增透膜;

3、所述基底的正面依次沉积获得所述二氧化钒薄膜和第一增透膜,所述基底的背面沉积获得所述第二增透膜;

4、所述金属吸收层沉积于所述第一增透膜上,或者沉积于所述二氧化钒薄膜和所述第一增透膜之间,或者沉积于所述第二增透膜上,或者沉积于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二增透膜之间。

5、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钒薄膜通过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所述二氧化钒薄膜的厚度范围为100nm~500nm。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增透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沉积而成,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和所述低折射率材料一共4~10层。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增透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沉积而成,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和所述低折射率材料一共4~10层。

8、进一步的,所述高折射率材料选自金属锗、硫化锌或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低折射率材料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氟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9、进一步的,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大于2,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小于1.7。

1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吸收层的厚度范围为5nm~50nm。

11、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吸收层的金属材料选自铬、镍、钛或铝。

12、进一步的,所述基质的材料选自石英玻璃、蓝宝石、金属锗、硫化锌或光学透明材料。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14、高透过率:整个结构中,通过采用增透膜设计,提高了激光防护窗口在相变前的透过率,可达到90%以上,满足高透过率应用需求。

15、快速响应:通过金属吸收层的引入,使二氧化钒薄膜在激光照射下能够更快地吸收能量并发生相变,响应时间可缩短至纳秒级,满足对高能激光的快速防护要求。

16、可调谐性:通过调整整个激光防护窗口结构中,各个膜层的厚度和材料组合,可以灵活设计窗口的工作波段,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17、结构稳定:通过采用成熟的薄膜制备工艺和材料,窗口结构稳定,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

18、易于制造:通过采用标准的薄膜沉积技术,易于实现大面积制备和批量生产,降低制造成本。

19、虽然一般情况下,金属吸收层具有高热导率和快速的光学吸收能力,能够在激光入射瞬间迅速吸收能量并传导热量;然而,单独的金属层可能会增加光学反射,降低透过率,甚至引入不必要的光损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激光防护窗口,通过创造性的将金属吸收层与二氧化钒层和增透膜层巧妙结合,增透膜降低了界面反射,使激光能量更有效地进入膜系;金属吸收层则将吸收的能量快速传递给二氧化钒层,加速其相变过程,从而大幅缩短响应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防护窗口包括基底、二氧化钒薄膜、第一增透膜、金属吸收层以及第二增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钒薄膜通过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所述二氧化钒薄膜的厚度范围为100nm~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沉积而成,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和所述低折射率材料一共4~10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透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沉积而成,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和所述低折射率材料一共4~10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材料选自金属锗、硫化锌或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低折射率材料选自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氟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大于2,所述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小于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吸收层的厚度范围为5nm~5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吸收层的金属材料选自铬、镍、钛或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的材料选自石英玻璃、蓝宝石、金属锗、硫化锌或光学透明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氧化钒薄膜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防护窗口包括基底、二氧化钒薄膜、第一增透膜、金属吸收层以及第二增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钒薄膜通过磁控溅射、脉冲激光沉积或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所述二氧化钒薄膜的厚度范围为100nm~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沉积而成,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和所述低折射率材料一共4~10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防护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透膜由高折射率材料和低折射率材料交替沉积而成,所述高折射率材料和所述低折射率材料一共4~10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毅王笑夷申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