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3303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涉及医用血管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本体,本体表面开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一腔室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三腔室连通,本体设有至少两个第四腔室,第四腔室设于第一腔室一侧,且第四腔室之间具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构建的血管芯片可实现力学性能形态与体内血管力学特性相近的状态,以解决现有技术芯片内部血管通道的力学性能状态与人体真实血管状态差异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血管,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


技术介绍

1、血管芯片是一种典型的微流控芯片。血管芯片技术除了具有小型化、集成化、低功耗等特点外,还可以精确控制多个系统参数。如化学浓度梯度、流体剪切力,以及构建细胞图形培养、组织-组织界面相互作用等,模拟人体血管的复杂结构、微环境和生理功能。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一个治疗方式就是介入治疗法,其中血管支架的植入又是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手段。研发新的更适用于人体复杂内环境的血管支架对缓解日益严峻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着重大意义。

2、目前,有关的评测研究实验通常局限在动物模型测试中。而动物实验限制因素颇多,诸如对动物生理状态和介入手术条件的把控、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动物模型构建费用等,还有准备周期长、准备程序繁复等缺点。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是目前最常见的微流控芯片材料之一。pdms具有优良的柔软性、透明度和生物相容性,同时易于加工和制备微流控结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学分析等领域的微流控芯片研究和应用中。pdms微流控芯片可以实现微小流体的精确控制和操作,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本体(10),所述本体(10)表面开设有第一腔室(14)和第三腔室(12),所述第一腔室(14)通过第一通道(15)与第三腔室(1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设有至少两个第四腔室(18),所述第四腔室(18)设于第一腔室(14)一侧,且第四腔室(18)之间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第一腔室(14)连通的第一通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侧方具有延伸板(17),所述延伸板(17)上连接有第一管体(30),所述第一管体(30)与第四腔室(18)之间的连通通道接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本体(10),所述本体(10)表面开设有第一腔室(14)和第三腔室(12),所述第一腔室(14)通过第一通道(15)与第三腔室(1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设有至少两个第四腔室(18),所述第四腔室(18)设于第一腔室(14)一侧,且第四腔室(18)之间具有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上至少设有两根与第一腔室(14)连通的第一通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侧方具有延伸板(17),所述延伸板(17)上连接有第一管体(30),所述第一管体(30)与第四腔室(18)之间的连通通道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腔室(18)为圆形的腔室,所述第四腔室(18)内环绕阵列布设具有间隔距离的凸起(19),所述凸起(19)侧面具有弧形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血管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14)和第三腔室(12)之间具有第二腔室(13),所述第二腔室(13)通过第一通道(15)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叶武周露萍刘骅焱赵明许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