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冶金行业的生产工艺环节中,会存在大量的高温熔渣需要进行破碎及冷却,由于生产及运输的限制,熔融渣送至处理车间时,熔渣部分冷却呈现熔渣、半熔融甚至固态的多相共存状态。
2、以炼钢渣为例,目前较为先进的处理工艺分别为碾压热闷工艺和风淬工艺,其中,碾压热闷工艺因为其适应从液态到固态的各种形态,在钢铁企业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该工艺在碾压和热闷阶段均未实现有效的余热回收,且碾压过程需要打水处理,碾压破碎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还会造成湿法洗涤后的二次污水污泥污染,并且机械碾压破碎较为粗放,碾压热闷后仍需要繁琐的破碎筛分过程,需要较长的后序流程及能耗。
3、风淬工艺是采用高速气体对熔渣进行破碎的工艺,可以一次性将熔渣破碎至1-3mm,是目前最快捷和高效的预处理工艺,但该工艺仅适应于液态熔渣,对于半熔融、固态渣不能适用,该部分占钢渣的30-40%,仍需要其它工艺配合处理。而且风淬工艺仅限于在自由空间下喷吹落地,没有进行任何余热回收,热资源同样未得以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能够将碾压破碎工艺和风淬粒化工艺进行组合对高温熔渣进行破碎处理,并对破碎过程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处理。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
4、上述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碾压破碎组件包括渣罐倾翻机构、碾压室,碾压室的底部设置有碾压床,碾压室内还设置有位于碾压床上方的碾压破碎机,碾压床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落料斗。
5、上述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碾压室采用膜式壁结构,汽包一端通过第二进水管与膜式壁结构的进水口连接,汽包另一侧通过第二出水管与膜式壁结构的出水口连接。
6、上述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碾压室通过第一除尘支管与总除尘管道连接,第一除尘支管上设置有第一除尘调节阀。
7、上述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风淬粒化组件包括风淬粒化室、渣罐倾翻机构、钢渣溜槽、风淬风机、风淬喷口,风淬喷口位于钢渣溜槽的下方并与风淬风机连接,风淬喷口的喷出口朝向风淬粒化室倾斜设置。
8、上述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风淬粒化室采用膜式壁结构,汽包通过第三进水管与膜式壁结构的进水口连接,汽包另一侧通过第三出水管与膜式壁结构的出水口连接。
9、上述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风淬粒化室通过第二除尘支管与总除尘管道连接,第二除尘支管上设置有第二除尘调节阀。
10、上述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高温输送机,高温输送机与回转式换热器的进料口连接。
11、上述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所述汽包通过第一进水管与回转式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汽包通过第一出水管与回转式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12、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将碾压破碎工艺和风淬粒化工艺进行组合,能够同时将熔融态、半熔融态、固态熔渣进行破碎处理,有效提高了高温熔渣的破碎效率,同时通过汽包与回转式换热器以及膜式壁结构的配合对破碎过程中的余热进行了回收和利用,而且,碾压破碎过程不进行大量打水处理,减少了由于湿法洗涤造成的二次污水污泥的产生;本专利技术采用干法布袋除尘器对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进行了有效回收和处理,降低了环境污染物的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处理模块、余热回收处理模块、干法除尘模块,余热回收处理模块以及干法除尘模块分别与物料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物料处理模块包括碾压破碎组件、风淬粒化组件、传送组件以及回转式换热器(10);所述余热回收处理模块包括汽包(14),汽包(14)通过蒸汽输送管道(15)进行蒸汽的输送;所述干法除尘模块包括干法布袋除尘器(27),干法布袋除尘器(27)一端与总除尘管道(26)连接,另一端通过送风管路与烟囱(29)连接,送风管路上设置有引风机(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破碎组件包括渣罐倾翻机构(1)、碾压室(3),碾压室(3)的底部设置有碾压床(4),碾压室(3)内还设置有位于碾压床(4)上方的碾压破碎机(2),碾压床(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落料斗(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室(3)采用膜式壁结构,汽包(14)一端通过第二进水管(19)与膜式壁结构的进水口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室(3)通过第一除尘支管(22)与总除尘管道(26)连接,第一除尘支管(22)上设置有第一除尘调节阀(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淬粒化组件包括风淬粒化室(8)、渣罐倾翻机构(1)、钢渣溜槽(5)、风淬风机(6)、风淬喷口(7),风淬喷口(7)位于钢渣溜槽(5)的下方并与风淬风机(6)连接,风淬喷口(7)的喷出口朝向风淬粒化室(8)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淬粒化室(8)采用膜式壁结构,汽包(14)通过第三进水管(20)与膜式壁结构的进水口连接,汽包(14)另一侧通过第三出水管(21)与膜式壁结构的出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淬粒化室(8)通过第二除尘支管(24)与总除尘管道(26)连接,第二除尘支管(24)上设置有第二除尘调节阀(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高温输送机(9),高温输送机(9)与回转式换热器(10)的进料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14)通过第一进水管(11)与回转式换热器(10)的进水口连接,汽包(14)通过第一出水管(13)与回转式换热器(10)的出水口连接,第一进水管(11)上设置有循环泵(12)。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处理模块、余热回收处理模块、干法除尘模块,余热回收处理模块以及干法除尘模块分别与物料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物料处理模块包括碾压破碎组件、风淬粒化组件、传送组件以及回转式换热器(10);所述余热回收处理模块包括汽包(14),汽包(14)通过蒸汽输送管道(15)进行蒸汽的输送;所述干法除尘模块包括干法布袋除尘器(27),干法布袋除尘器(27)一端与总除尘管道(26)连接,另一端通过送风管路与烟囱(29)连接,送风管路上设置有引风机(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破碎组件包括渣罐倾翻机构(1)、碾压室(3),碾压室(3)的底部设置有碾压床(4),碾压室(3)内还设置有位于碾压床(4)上方的碾压破碎机(2),碾压床(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落料斗(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室(3)采用膜式壁结构,汽包(14)一端通过第二进水管(19)与膜式壁结构的进水口连接,汽包(14)另一侧通过第二出水管(18)与膜式壁结构的出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冶金高温熔渣粒化及破碎组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室(3)通过第一除尘支管(22)与总除尘管道(26)连接,第一除尘支管(22)上设置有第一除尘调节阀(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林,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