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1315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炉盖框架、隔热罩、汽包、循环水泵、过滤箱和切换机构,所述炉盖框架内侧蛇形盘制有钢管,并留有电极区和排烟区,所述隔热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炉盖框架外侧,所述汽包设置在所述炉盖框架的顶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汽包完成水汽分离,水进行循环对炉盖进行降温,蒸汽进行回收利用,利用炉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能源的再利用,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在水循环冷却的过程中,过滤箱内完成对循环水的过滤,从而将过滤掉杂物收集在集尘管内,防止堵住输送管道,保证循环水路的通畅,使用便捷且安全,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矿热炉的冶炼过程中,矿热炉炉盖应用于半密封或密闭式的各类矿热炉上,其主要作用是:1、收集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有毒、含尘炉气,以改善工作环境和节能减排;2、减少电炉内的热量散失,以保护工作环境;3、满足矿热炉冶炼电极插入、加料、收集排出炉气、观火捣料的结构要求;4、炉盖本身的降温,以防止自身烧损,保护与其相连接的其它设备。

2、但目前炉盖技术非常落后,使用寿命短、能耗高,矿炉在工作时,大量的热能通过热传导和辐射传递至炉盖,导致炉盖工作温度可高达1000℃以上。为了防止炉盖因高温而损坏,传统的方法是在炉盖内部设置循环水冷却系统,利用冷水吸收炉盖的热量,然后通过冷却塔将热水降温后再循环使用。然而,这种方法虽然能有效保护炉盖,但却未能充分利用被带走的大量热能,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且在水冷过程中,需要对在冷却途径中增设过滤器,从而避免杂物堵住管道影响水循环,但是过滤装置需要进行定期进行更换,由于矿炉炉盖一般较高,更换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输送管(33)靠近循环水泵(4)的一端高于远离循环水泵(4)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机(61)、转盘(62)和液压杆(63),所述第一电机(61)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箱(5)内,所述转盘(62)与所述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同轴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63)底端与所述过滤箱(5)内壁固定连接,输出端与转盘(62)底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炉盖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输送管(33)靠近循环水泵(4)的一端高于远离循环水泵(4)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电机(61)、转盘(62)和液压杆(63),所述第一电机(61)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箱(5)内,所述转盘(62)与所述第一电机(61)的输出轴同轴活动连接,所述液压杆(63)底端与所述过滤箱(5)内壁固定连接,输出端与转盘(62)底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热炉炉盖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卸模块(64)包括第二电机(641),所述第二电机(64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42),所述连接杆(642)上转动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外侧设置有第四电机(643),所述第四电机(643)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贯穿u形板的轴杆,所述轴杆与u形板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644),所述第三电机(64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水平板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丝杆(646),所述第三电机(644)的输出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伟王钢徐亦芳魏建明毛伟凯龙俊钊张鸿喜梁骐宋和平郑磊赵玉海张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锅工业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