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贵金属粉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超细铜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如今导电浆料已被广泛应用在导电胶、陶瓷电容器等微电子工业领域,导电浆料中极为重要的导电相,主要是具有良好导电性、抗氧化性、延展性的贵金属,例如银粉、金粉等。这些金属的价格日益高昂,而且电子银浆中存在银离子迁移现象,使电子器件存在短路失效的风险。金属铜粉因其高导电性、低廉的价格、低的电化学迁移性、良好的附着力与可焊性,能极大地降低工业成本,更加具有市场优势。此外,超细铜粉的表面界面效应、量子隧道效应和氧化应激效应,使其在催化和医药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目前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是指在物理作用力下将大块的铜单质粉碎为微细铜粉,包括高能球磨法、磁控溅射法等。物理法制备铜粉对设备和技术要求高,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制备的铜粉形貌和粒径不可控。化学法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或分解反应生成铜分子,经成核生长得到超细铜粉,包括热分解法、电化学法、液相还原法、多元醇法、微乳液法等,其中液相还原法因其工艺流程短、制造成本低、产率高、粉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步骤中:所述氯化铜溶液的氯化铜浓度为0.1mol/L~4.0mol/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中:所述碱性抗坏血酸溶液的抗坏血酸浓度为0.1mol/L~1.8mol/L,所述碱性抗坏血酸溶液的pH值为7.5~1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步骤中:所述氯化铜溶液的氯化铜浓度为0.1mol/l~4.0mol/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中:所述碱性抗坏血酸溶液的抗坏血酸浓度为0.1mol/l~1.8mol/l,所述碱性抗坏血酸溶液的ph值为7.5~1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氯化铜溶液与所述碱性抗坏血酸溶液的摩尔比为1:(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分散剂为甘油、聚乙二醇、明胶、阿拉伯树胶、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以所述超细铜粉的理论质量按100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庆,方佳,卢北虎,彭戴,许顺磊,朱思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冈贵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