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由于圆柱电池具有生产工艺成熟、产量良品率高、加工成本低、安全性能和散热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2、现有圆柱电池的极柱,通常是通过铆接的方式与壳体的端壁固定连接的,而且极柱和端壁之间夹设有绝缘件,在极柱的装配过程中,极柱弯折区对绝缘件产生较大的挤压力,存在将绝缘件挤压断裂的风险,进而导致极柱和端壁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以改善极柱在铆接过程中对绝缘件产生较大挤压力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包括:壳体、极柱和绝缘件;壳体包括端壁,端壁设置有极柱孔;极柱包括贯穿极柱孔的柱状部以及相对于柱状部向端壁的外边缘弯折的铆接部,其中,铆接部与柱状部连接的部分为过渡部,过渡部在铆接部向端壁的外边缘翻折时发生材料变形;绝缘件用于隔绝极柱和端壁,且包括与极柱接触的承压部,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二次电池的高度方向,所述铆接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过渡部的第一应力缓冲结构,所述第一应力缓冲结构连续环绕或间断环绕所述柱状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处的壁厚为0.3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缓冲结构包括缝隙。
6.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二次电池的高度方向,所述铆接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过渡部的第一应力缓冲结构,所述第一应力缓冲结构连续环绕或间断环绕所述柱状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处的壁厚为0.3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缓冲结构包括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为非平滑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结构包括位于所述承压部上的第二应力缓冲结构;所述承压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极柱孔内的第一部分和设置于所述铆接部与所述端壁之间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应力缓冲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应力缓冲结构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连续环绕或间断环绕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AESC日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