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1037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24 22:31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线束,包括线束本体和转接件,线束本体包括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第一线束为铝导线,第二线束为铜导线,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通过转接件相互连接,第二线束背离第一线束的一端用于电性连接高压振动件。在本技术的高压线束中,通过将导体材料为铝的第一线束和导体材料为铜的第二线束合成线束本体,解决了单一使用铝导线的高压线束无法应用于振动件的问题,不仅保留了原来铜导线的高强度性,而且实现了以铜代铝,减轻了整体重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线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线束


技术介绍

1、当前,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汽车轻量化设计需求进一步提升;相比于传统油车,纯电动车新增大量高压线束,如直流快充线束、直流母线、mcu线束等,这些线束作为汽车电力传输的主要零部件。传统设计是以铜合金为导体材料,但是铜合金不仅密度大,而且价格昂贵。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以铝合金为导体材料的线束,铝导线成本低、密度小,是目前汽车线束减重降成本的首选措施。然而,铝导线本身的强度较低,目前市场上对铝导线的应用还停留在静态高压线束上,还未能应用于与电机相连的动态振动件上。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密度小、成本低且适用于连接动态振动件的高压线束。

2、本技术为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提供包括线束本体和转接件,所述线束本体包括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所述第一线束为铝导线,所述第二线束为铜导线,所述第一线束和所述第二线束通过所述转接件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线束背离所述第一线束的一端用于电性连接高压振动件。

3、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本体(11)和转接件(12),所述线束本体(11)包括第一线束(111)和第二线束(112),所述第一线束(111)为铝导线,所述第二线束(112)为铜导线,所述第一线束(111)和所述第二线束(112)通过所述转接件(12)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线束(112)背离所述第一线束(111)的一端用于电性连接高压振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线束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和第二连接件(14),所述第一连接件(1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4)固定连接于所述线束本体(11)的两端,所述线束本体(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本体(11)和转接件(12),所述线束本体(11)包括第一线束(111)和第二线束(112),所述第一线束(111)为铝导线,所述第二线束(112)为铜导线,所述第一线束(111)和所述第二线束(112)通过所述转接件(12)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线束(112)背离所述第一线束(111)的一端用于电性连接高压振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线束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和第二连接件(14),所述第一连接件(13)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4)固定连接于所述线束本体(11)的两端,所述线束本体(1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3)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14)与高压振动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为ipt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件(14)为片式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1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4)之间的距离为0.20m~0.3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导线的径向截面积为65mm2~75mm2,所述铜导线的径向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天男周瑞华高文龙陈实吴泽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