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框架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
技术介绍
1、叠合框架梁是一种采用两次浇筑混凝土工艺的梁结构。首次浇筑在预制场进行,制作成预制梁;待预制梁在施工现场完成吊装定位后,进行第二次浇筑,将上部混凝土与预制梁连成一个整体。这种设计中,预制叠合框架梁两侧底部的纵向钢筋需遵循规范,延伸至梁柱节点处进行锚固。然而,由于梁端与柱端外伸钢筋通常直径较大、数量密集,使得在吊装过程中,这些纵向钢筋易发生相互碰撞,这不仅影响了吊装操作的精确性,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效率,故而提出一种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解决由于梁端与柱端外伸钢筋通常直径较大、数量密集,使得在吊装过程中,这些纵向钢筋易发生相互碰撞,这不仅影响了吊装操作的精确性,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分体框架梁单元,以及设置在两个分体框架梁单元
...【技术保护点】
1.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其特征是: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分体框架梁单元(1),以及设置在两个分体框架梁单元(1)之间用于连接彼此的连接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其特征是:钢结构(104)包括连接钢板(1041),连接钢板(1041)的一端预埋在混凝土结构(105)中,并设置有多个预埋钢板(1042),预埋钢板(1042)上设置有供底部外伸纵向钢筋(101)和腰筋(102)贯穿的穿孔(1043),连接钢板(1041)的另一端从两个分体框架梁单元(1)的对接端伸出,并连接有对接钢板(1044),对接钢板(1044)与连接钢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其特征是: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分体框架梁单元(1),以及设置在两个分体框架梁单元(1)之间用于连接彼此的连接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其特征是:钢结构(104)包括连接钢板(1041),连接钢板(1041)的一端预埋在混凝土结构(105)中,并设置有多个预埋钢板(1042),预埋钢板(1042)上设置有供底部外伸纵向钢筋(101)和腰筋(102)贯穿的穿孔(1043),连接钢板(1041)的另一端从两个分体框架梁单元(1)的对接端伸出,并连接有对接钢板(1044),对接钢板(1044)与连接钢板(1041)形成t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其特征是:连接机构(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套装块(201),两个套装块(201)之间设置有连接块(202),套装块(201)上设置有与对接钢板(1044)相适配的t形槽(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分体式预制叠合框架梁,其特征是:所述套装块(201)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