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后副车架,特别涉及一种后副车架和车辆。
技术介绍
1、市场上现存的铸造一体式副车架,为了安装与布置摆臂安装支架,摆臂安装支架包括稳定杆支架、前摆臂支架、束杆支架、后摆臂支架及弹簧臂支架,通常摆臂安装支架与铝副车架一体较为独立,无法保障摆臂安装支架在副车架上的安装点具有较高的刚度和强度,同时在低压铸造的工艺上,仍需要较多的机械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后副车架和车辆,旨在将摆臂安装支架的部分融入框架主体,从而提高摆臂安装支架的安装点的刚度与强度,同时也减小了需要机加工艺部分的面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后副车架,包括:
3、框架主体;及
4、设于所述框架主体的摆臂安装支架,所述摆臂安装支架包括稳定杆支架、前摆臂支架、束杆支架、后摆臂支架及弹簧臂支架,所述摆臂安装支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框架主体为铸造一体成型。
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彼此相连接的前横梁、后横梁及两个侧纵梁,所述稳定杆支架设于所述后横梁。
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横梁具有与所述侧纵梁连接处的相背离的后侧面,所述稳定杆支架设于所述后侧面。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摆臂支架包括前下摆臂支架和前上摆臂支架,所述前上摆臂支架和/或所述前下摆臂支架设于所述侧纵梁靠近所述前横梁的一端,所述前上摆臂支架位于所述侧纵梁的上部,所述前下摆臂支架相对位于所述侧纵梁的下部和/或位于所述后横梁的下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彼此相连接的前横梁、后横梁及两个侧纵梁,所述稳定杆支架设于所述后横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具有与所述侧纵梁连接处的相背离的后侧面,所述稳定杆支架设于所述后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臂支架包括前下摆臂支架和前上摆臂支架,所述前上摆臂支架和/或所述前下摆臂支架设于所述侧纵梁靠近所述前横梁的一端,所述前上摆臂支架位于所述侧纵梁的上部,所述前下摆臂支架相对位于所述侧纵梁的下部和/或位于所述后横梁的下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杆支架设于所述侧纵梁,且相对所述前摆臂支架更靠近所述侧纵梁的下方,并相对所述前摆臂支架远离所述前横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摆臂支架设于所述侧纵梁的上部,并靠近所述后横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臂支架设于所述侧纵梁,并位于所述侧纵梁的下部;所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的两端还设有用以与车身相连接的后固定部、及用以供线束固定的线束固定部,所述线束固定部和所述后固定部集成为一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为中空的管梁结构,且所述管梁结构的壁厚大于等于4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副车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彼此相连接的前横梁、后横梁及两个侧纵梁,所述稳定杆支架设于所述后横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具有与所述侧纵梁连接处的相背离的后侧面,所述稳定杆支架设于所述后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摆臂支架包括前下摆臂支架和前上摆臂支架,所述前上摆臂支架和/或所述前下摆臂支架设于所述侧纵梁靠近所述前横梁的一端,所述前上摆臂支架位于所述侧纵梁的上部,所述前下摆臂支架相对位于所述侧纵梁的下部和/或位于所述后横梁的下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束杆支架设于所述侧纵梁,且相对所述前摆臂支架更靠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冉冉,楼位鹏,宋威威,张俊,苟黎刚,俞荣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