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油带活塞油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620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7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油带活塞油环,由油环本体和螺旋弹簧组成,螺旋弹簧装于油环本体的内圆槽中;所述油环本体的外圆面由上刮油带和下刮油带组成;所述上刮油带和下刮油带的横截面外圆轮廓均包含锥面部分和柱面部分,两部分的轴向高度之和为该油带的宽度;所述上刮油带的宽度为下刮油带的宽度的两倍或以上;所述上刮油带的柱面部分设于靠近外圆槽的一侧;所述下刮油带的柱面部分设于靠近外下倒角的一侧;所述上刮油带的锥面部分与柱面部分之间的夹角为1‑5°,所述下刮油带的锥面部分与柱面部分之间的夹角10‑30°。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考虑了减小向上刮油的作用,增加上行时留存于气缸表面的油膜厚度,因而对机油消耗率、摩擦和可靠性有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塞环,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油带活塞油环


技术介绍

1、内燃机的动力缸单元,包含有气缸、活塞、活塞环、活塞销等零件,作为运动件,它们通过飞溅和/或喷射到气缸内壁的机油来得到润滑,以实现良好的工作效果。对于四冲程内燃机,为使每一个冲程的机油不致过多地残留在气缸内壁并被运送到活塞顶部的燃烧室而被烧掉,活塞环,特别是其中的油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油环随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行时,其外圆刮油带会刮除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内分布一层油膜而为摩擦付提供润滑。

2、作为一种标准化的零件,iso/gb标准对油环有一些常规性的要求,基本上,它在外圆面具有两根刮油带、具有可使刮油带紧密贴合气缸壁的弹力,该弹力主要来自于装于其内的螺旋弹簧,同时它具有内外贯通的回油孔,以使刮除的机油能够通过此处流回内燃机的油底壳。显然,达到更好的刮油能力,即更低的机油消耗率,同时达到更低的摩擦功耗,即更低的燃料消耗率,保持良好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是该领域工程师持续的追求。

3、对外圆刮油带而言,除了常规的柱面刮油带之外,现在已有了台阶刮油带、锥面刮油带、圆弧刮油带等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油带活塞油环,其特征在于:由油环本体(1)和螺旋弹簧(2)组成,螺旋弹簧(2)装于油环本体(1)的内圆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带活塞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上倒角(103)和外下倒角(104)与端面夹角为2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带活塞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槽斜角(106)于回油孔(107)的中心水平线上下两侧对称分布,且夹角为5-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带活塞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槽(108)的横截面轮廓为以油环本体(1)水平中心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油带活塞油环,其特征在于:由油环本体(1)和螺旋弹簧(2)组成,螺旋弹簧(2)装于油环本体(1)的内圆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带活塞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上倒角(103)和外下倒角(104)与端面夹角为2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带活塞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槽斜角(106)于回油孔(107)的中心水平线上下两侧对称分布,且夹角为5-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带活塞油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槽(108)的横截面轮廓为以油环本体(1)水平中心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春李蛟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