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0343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13
本技术提供一种蒸发装置,包括负压罐、填料层、蒸发器和加热盘管,其蒸发器由溢流挡板、受液盘和布液盘组成,溢流挡板设置于受液盘和布液盘的顶部,最上层的溢流挡板与液相进口相切,受液盘为倒锥形,布液盘为锥形设置,受液盘和布液盘具有不同的直径,两者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形成引流通道,在溢流挡板的阻挡和导流作用下,液体在蒸发器中稳定流动并均匀成膜,提高了蒸发效果。采用加热盘管对受液盘预加热升温,提高蒸发过程中流经受液盘液膜的蒸发效率。蒸发装置自上而下包括若干组蒸发器,实现了多层次的蒸发效果,本技术有效解决了液体混合物分离中存在的能源浪费和分离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相分离,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发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生产系统中产生的仍具有一定温度的液体混合物,在采用传统的热交换回收方式进行处理时,由于仅有部分热量能够通过热传导方式进行回收,热传效率不足,存在能源浪费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提高液体混合物分离效率和热量利用率已成为当前业界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液体混合物分离存在能源浪费和分离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一种蒸发装置,通过最大化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同时优化能源利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分离过程更为高效稳定。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蒸发装置,包括负压罐、填料层、多组蒸发器和加热盘管,负压罐包括气相出口、液相进口和液相出口,气相出口位于负压罐的顶部、且经第一安全阀与负压装置相连接,液相进口设置于负压罐的一侧、且经减压阀与蒸发器相连,液相出口设置于负压罐底部,填料层设置于多个蒸发器的正上方,加热盘管的一端经第二安全阀与所述蒸汽入口相连、另一端为蒸汽出口;蒸发器由溢流挡板、受液盘和布液盘组成,溢流挡板设置于受液盘和布液盘的顶部位置,距离气相出口最近的一个溢流挡板与液相进口相切;受液盘倒呈锥形,两端开口,上大下小;布液盘呈锥形,两端开口,上小下大;在一个蒸发器中:布液盘设置于受液盘的正下方,受液盘和布液盘具有不同的直径,受液盘和布液盘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形成引流通道。其中,在溢流挡板的阻挡和导流作用下,液体在蒸发器中稳定流动并均匀成膜;加热盘管设置于受液盘的外层,且绕受液盘呈螺旋状设置。沿负压罐的顶部指向负压罐的底部的方向上,多组蒸发器排列设置;相邻的两组蒸发器中,布液盘的大径端与受液盘的大径端相对应。

3、进一步地,所述受液盘的小径端直径大于布液盘的小径端直径,受液盘的大径端直径大于布液盘的大径端直径,受液盘的小径端直径小于布液盘的大径端直径。

4、进一步地,受液盘通过第一支架固定于负压罐内壁,布液盘通过第二支架固定于受液盘内壁。

5、进一步地,设置于多个受液盘外层的加热盘管相连通为一根管体,加热盘管沿着受液盘外层的切线方向盘绕而成,呈顺时针或逆时针螺旋状。在一个受液盘外层相邻两圈加热盘管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

6、进一步地,沿负压罐的顶部指向负压罐的底部的方向上,多组蒸发器的受液盘和布液盘同轴心设置,相邻的蒸发器之间的受液盘或布液盘等距设置,各个蒸发器的受液盘外层均等距设置加热盘管。

7、进一步地,溢流挡板为圆环形状,最上层蒸发器的受液盘溢流挡板高度最高,为其余各蒸发器的溢流挡板高度的1-3倍。

8、进一步地,溢流挡板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冷凝水挡板,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度。

9、进一步地,还包括喷雾系统,喷雾系统由循环泵和至少一个螺旋喷嘴组成,循环泵和螺旋喷嘴之间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螺旋喷嘴设置于负压罐内部、蒸发器组件底部和负压罐的底部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与液相出口连接,其设置有两个出液口,其中一个出液口与循环管道相连接,另一个出液口用于排出液体,每个螺旋喷嘴均与循环管道相通,且能够独立启闭。

11、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罐的靠近底部位置设有温度及液位计接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蒸发装置,包括负压罐、填料层、多组蒸发器和加热盘管,负压罐包括气相出口、液相进口和液相出口,其蒸发器由溢流挡板、受液盘和布液盘组成,溢流挡板设置于受液盘和布液盘的顶部,溢流挡板与所连接的液相进口相切,受液盘为倒锥形,布液盘为锥形设置,受液盘和布液盘具有不同的直径,两者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形成引流通道,在溢流挡板的阻挡和导流作用下,促使液体在蒸发器中平稳流动并均匀成膜,提高了蒸发效果。还通过自上而下设置多组蒸发器,实现了多层次的蒸发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蒸发效率。

14、2.还通过采用设置于受液盘的外层螺旋上升结构的加热盘管,对受液盘预加热升温,提高蒸发过程中流经受液盘液膜的蒸发效率。进一步设置加热盘管相邻两圈之间的一致间隙,使得受热更为均匀,提高蒸发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15、3.设置相邻的蒸发器之间的受液盘或布液盘为垂直方向上同轴心等距设置,以确保混合液体的薄层化的液膜在各个蒸发器之间能够平稳流动,保证了蒸发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多组蒸发器的设置有效的增大蒸发面积,实现了多层次的蒸发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蒸发效率。

16、4.还通过引入喷雾系统,喷雾系统通过循环泵和螺旋喷嘴的组合,为液体降膜蒸发提供额外的助力,提高了蒸发过程的效率。

17、本技术有效解决了液体混合物分离中存在的能源浪费和分离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一结构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在食品制造、油脂压榨等加工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比得到显著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装置包括负压罐(1)、填料层(2)、多组蒸发器(3)和加热盘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盘(302)的小径端直径大于所述布液盘(303)的小径端直径,所述受液盘(302)的大径端直径大于所述布液盘(303)的大径端直径,所述受液盘的(302)小径端直径小于所述布液盘(303)的大径端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盘(302)通过第一支架(81)固定于所述负压罐(1)内壁,所述布液盘(303)通过第二支架(82)固定于所述受液盘(302)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多个所述受液盘(302)外层的所述加热盘管(4)相连通;在一个所述受液盘(302)外层相邻两圈所述加热盘管(4)之间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负压罐(1)的顶部指向所述负压罐(1)的底部的方向上,多组所述蒸发器(3)的所述受液盘(302)和所述布液盘(303)同轴心设置,相邻的所述蒸发器(3)之间的所述受液盘(302)或所述布液盘(303)等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挡板(301)为圆环形状,与所述液相进口(102)相切的所述溢流挡板(301)的高度为h1,其余位置处所述溢流挡板(301)的高度为h2,h2<h1≤3*h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液相进口(102)相切的所述溢流挡板(301)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冷凝水挡板(10),所述冷凝水挡板(1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雾系统(5),所述喷雾系统(5)由循环泵(503)和至少一个螺旋喷嘴(501)组成,所述循环泵(503)和所述螺旋喷嘴(501)之间通过循环管道(502)连接;所述螺旋喷嘴(501)设置于所述负压罐(1)内部、位于多个所述蒸发器(3)和所述负压罐(1)的底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503)与所述液相出口(103)连接,所述液相出口(103)包括两个出液口,一个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循环管道(502)相连接,另一个所述出液口用于排出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罐(1)的靠近底部位置设有温度及液位计接口(1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装置包括负压罐(1)、填料层(2)、多组蒸发器(3)和加热盘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盘(302)的小径端直径大于所述布液盘(303)的小径端直径,所述受液盘(302)的大径端直径大于所述布液盘(303)的大径端直径,所述受液盘的(302)小径端直径小于所述布液盘(303)的大径端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盘(302)通过第一支架(81)固定于所述负压罐(1)内壁,所述布液盘(303)通过第二支架(82)固定于所述受液盘(302)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多个所述受液盘(302)外层的所述加热盘管(4)相连通;在一个所述受液盘(302)外层相邻两圈所述加热盘管(4)之间的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负压罐(1)的顶部指向所述负压罐(1)的底部的方向上,多组所述蒸发器(3)的所述受液盘(302)和所述布液盘(303)同轴心设置,相邻的所述蒸发器(3)之间的所述受液盘(302)或所述布液盘(303)等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兰向东程小玲邓峰牛师威付亭亭谢明煜崔田田李洪才
申请(专利权)人:京粮天津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