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绝缘电线及其制备方法、线圈和电子/电气设备技术_技高网

一种绝缘电线及其制备方法、线圈和电子/电气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40342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绝缘电线及其制备方法、线圈和电子/电气设备,涉及绝缘电线技术领域,包括导体、依次设置所述导体外周的绝缘层和自粘层,所述自粘层为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所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包含长链脂肪族的结构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电线,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粘结力,可适用于200℃以上的高温场景。整体可降低客户端浸渍漆原材料成本、浸渍漆涂覆工艺成本以及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电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绝缘电线及其制备方法、线圈和电子/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电机线圈绕制工序之后通常需进行清漆浸渍处理,浸渍漆的主要作用有:一是电机浸渍漆能够渗透到电机的绕组和铁芯之间,形成一层绝缘保护膜,防止电流泄漏和绝缘损坏。二是电机浸渍漆能够增强电机绕组的机械强度,防止绕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损坏。由于耐热等级的限制,目前市面上的电机浸渍漆都是热固性的漆液,电机浸漆的过程需要先对电机进行清理,然后进行浸渍,再固化浸渍漆,整个加工过程非常的复杂,成本非常的高,而且由于浸渍漆是热固性树脂,因此一旦浸渍失败,需要报废整个电机。

2、因此目前行业类尝试在绝缘电线的外周涂覆自粘层制成自粘绝缘电线,用来取代浸渍漆。因为自粘绝缘电线在绕线过程中,即可进行粘结,或者在绕制完成后,对整个电机进行加热,即可使自粘层软化后相互粘结,再经过冷却后即可将线圈固化。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自粘漆,其耐热等级较低,通常只能承受120-180℃的高温,当温度超过这个范围时,自粘绝缘层则会失去粘结力,导致线圈松动脱落,影响电线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其次,市面上通常使用的自粘漆多为聚酰胺或者环氧树脂等材料,这类材料的绝缘效果较差。因此,现有的自粘绝缘电线在耐热性和绝缘效果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电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电线,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粘结力,可适用于200℃以上的高温场景,并且绝缘电线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绝缘电线,包括导体、依次设置所述导体外周的绝缘层和自粘层,所述自粘层为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所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包含长链脂肪族的结构单体,即所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为长脂肪族链聚酰胺酰亚胺(简称长脂肪族链pai)。

4、进一步地,所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结构如下式4所示:

5、

6、式4;

7、其中,所述r1为不小于4个碳的脂肪族基团;r2选自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烃基;n为3-20,优选为5-10。

8、进一步地,所述r1为具有6-36个碳的长链脂肪族烃基;更优选地是具有10-24个碳的长链脂肪族烃基。优选地,所述脂肪族烃基是饱和的脂肪族亚烷基。

9、进一步地,所述长脂肪族链pai即上述式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三羧酸+脂肪族二胺反应生成含有脂肪族链的亚胺预聚体:

11、采用如式1所示的二胺,与三羧酸反应,生成如下式2结构的亚胺:

12、

13、式1;

14、

15、式2;

16、其中,r1为不小于4个碳的长链脂肪族基团,优选地具有6-36个碳的长链脂肪族烃基,更优选地是具有10-24个碳的长链脂肪族烃基;优选地,所述脂肪族烃基是饱和的脂肪族亚烷基。

17、2)将步骤1)所得式2所示的结构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式4所示的pai;

18、其中,所述二异氰酸酯的结构式3如下所示:

19、

20、式3;

21、r2选自脂肪族、脂环族、芳香族烃基,二异氰酸酯可选地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简称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简称ipdi),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简称hdi)或其组合物。

22、进一步地,步骤1)中,具体为,在回流条件下,将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三羧酸反应在溶剂中混合,进行回流加热反应,加热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为1-3h,优选为2h;反应完成后,去除溶剂;

23、优选地,在真空条件下约0.1~0.5kpa的条件下蒸馏去除溶剂。

24、其中,式1所示的结构与三羧酸的摩尔比为1:1~3;优选为1:2。

25、进一步地,步骤2)中的反应温度为180~200℃;反应时间同样为1-3h,优选为2h;所述二异氰酸酯为式1所示的结构的2.2-2.5倍,优选为2.4倍。

26、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聚酰胺酰亚胺(简称pai)树脂、聚酰亚胺(简称pi)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27、进一步地,沿所述导体向外单侧方向,所述自粘层的厚度为单边大于等于5 μm 。

28、进一步地,所述自粘层的起粘温度为190℃,所述自粘层的最佳粘结温度为230~270℃,所述自粘层失去粘结力的温度≥300℃。进一步地,所述自粘层的介电常数小于3.0。

29、进一步地,所述自粘层的介电常数优选为2.6-2.8。

3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绝缘电线构成的线圈。

3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圈主要应用于使用场景温度较高,功率较大的电动机或发电机中,可在线圈绕制的过程中,对绝缘电线进行加热,使得自粘层在绕线的过程中即可产生粘性,将绝缘电线相互粘结为一个整体,最后将线圈装入定子中,冷却后制成成品电机。也可将绝缘电线装入定子后,对电子和线圈进行整体加热,使得自粘层逐渐产生粘性,从而将绝缘线之间相互粘结为一个整体,避免出现空隙和松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电线,可取代现有技术中对电机进行浸漆的加工工艺,整体可降低客户端浸渍漆原材料成本、浸渍漆涂覆工艺成本以及人力成本。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电线在温度达到280℃以上时,才逐渐开始出现解粘;该解粘温度远远超过了绝缘层的耐热等级和电机的使用温度峰值,可有效保证其粘结效果,以及可有效保证其绝缘效果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线圈制备得到的电气或电子设备。

3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电线解决了传统的自粘绝缘电线耐热等级低,高温易导致线圈松动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绝缘电线从280℃开始解粘,完全失去粘结力的温度需要≥3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依次设置所述导体外周的绝缘层和自粘层,所述自粘层为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所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包含长链脂肪族的结构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结构如下式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具有6-36个碳的脂肪族烃基,n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体向外单侧方向,所述自粘层的厚度为单边大于等于5 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粘层的起粘温度为190℃,所述自粘层的最佳粘结温度为230~270℃,所述自粘层失去粘结力的温度≥3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的介电常数小于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的介电常数优选为2.6-2.8。</p>

9.一种线圈,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线构成。

10.一种电气/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依次设置所述导体外周的绝缘层和自粘层,所述自粘层为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所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中包含长链脂肪族的结构单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结构如下式4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具有6-36个碳的脂肪族烃基,n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体向外单侧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惠敏庄昕朱悦嘉朱祚茂
申请(专利权)人:佳腾电业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