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金属缠绕垫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金属缠绕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0162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5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缠绕垫片,包括:外环、内环、金属带、非金属带和连接条;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之间形成空间;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上分别形成缺口;其中,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同轴设置;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非金属带交替层叠设置于所述空间内;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非金属带通过所述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带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外环上所述缺口和所述内环上所述缺口。解决了现有方案中金属缠绕垫片安装后受力,金属带和非金属带缠绕之间产生松动形成间隙,从而影响金属缠绕垫片的密封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垫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缠绕垫片


技术介绍

1、金属缠绕垫片采用金属带和非金属带相互缠绕后形成环形结构,在环形结构的外圈和内圈安装外环和内环。为了使得环形结构、外环和内环之间安装紧密,需要将环形结构压入外环和内环之间。

2、对于大尺寸的金属缠绕垫片,其外环和内环的尺寸也大,使得外环和内环的结构强度较弱。环形结构、外环和内环之间存在安装间隙,使得金属缠绕垫片安装后受力,金属带和非金属带缠绕之间产生松动形成间隙,从而影响金属缠绕垫片的密封效果。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缠绕垫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金属缠绕垫片安装后受力,金属带和非金属带缠绕之间产生松动形成间隙,从而影响金属缠绕垫片的密封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金属缠绕垫片;

4、包括:外环、内环、金属带、非金属带和连接条;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之间形成空间;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上分别形成缺口;

5、其中,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同轴设置;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非金属带交替层叠设置于所述空间内;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非金属带通过所述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带的两端分别嵌入所述外环上所述缺口和所述内环上所述缺口;

6、所述金属带包括第一接触段和位于所述第一接触段两侧的导向段;所述非金属带包括第二接触段和位于所述第二接触段两侧的扩张段;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二接触段相互接触并挤压,所述扩张段受挤压力扩张,所述导向段限制所述扩张段的扩张范围。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沿所述第一接触段形成有筋条;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二接触段相互接触时,所述筋条压入所述第二接触段;靠近所述导向段位置的所述筋条向外挤压所述扩张段。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金属缠绕垫片还包括覆盖层;所述导向段上形成切口;所述覆盖层分别涂覆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非金属带,并填充所述切口;一组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非金属带之间,另一组所述连接条分别连接所述切口和所述扩张段。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缺口为倾斜设置;所述金属带嵌入所述缺口后,所述缺口收窄夹持所述金属带;所述金属带和所述非金属带交替层叠设置于所述空间内,所述金属带靠近所述缺口位置形成折弯;所述缺口的倾斜程度和所述金属带的折弯角度相关。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环上和所述内环上靠近所述缺口位置分别设置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沿所述金属带的折弯位置延伸,并填塞所述空间。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沿所述非金属带设置有编织的网带;所述网带两侧形成网丝;所述网丝沿所述扩张段延伸并对所述扩张段形成拉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一组连接条位于金属带和非金属带相互卷绕的夹层之间,另一组连接条位于金属带的侧面和非金属带的侧面;通过两组连接条实现对非金属带一定密度的覆盖,将金属带和非金属带进行连接,避免非金属带出现位移、裂纹和过渡变形;组装过程中,将金属带的两端分别嵌入外环上缺口和内环上缺口,之后将卷绕好的金属带和非金属带压入空间;为了使得金属带可以准确插入缺口,金属带插入缺口的位置需要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折,金属带弯折后增加了环形结构的直径,使得环形结构设置于空间内后,金属带、外环和内环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得卷绕好的金属带和非金属带可以牢靠的安装在空间内;同时,过盈配合产生的压力使得缺口收窄将金属带牢靠的夹持,避免金属带出现松动。

13、(2)第一接触段和第二接触段相互接触时,筋条压入第二接触段,通过筋条限制非金属带发生左右方向的位移;同时,筋条压入过程中,一组连接条受力发生弯曲,通过筋条也限制一组连接条的位置,使得一组连接条可以持续的拉扯第二接触段,避免非金属带出现位移、裂纹和过渡变形。

14、(3)靠近导向段位置的筋条的结构存在变化,由于靠近导向段位置的筋条需要向外挤压扩张段,在该筋条靠近扩张段的一侧形成斜面,且该筋条的尺寸相较于其他筋条较大;靠近导向段位置的筋条由于存在斜面,那么在该筋条上会形成尖角,同时为扩大扩张段受挤压的变形量,该筋条尺寸相应增加,两种因素叠加,若是第一接触段中间位置的筋条采用该种结构,会割伤第二接触段。所以第一接触段中间位置的筋条尺寸较小,且接触第二接触段一面为圆弧面,并不会割伤第二接触段;由于靠近导向段位置的筋条的挤压力作用在扩张段,扩张段是存在一定的变形空间的,并不会割伤扩张段。

15、(4)金属带嵌入缺口后,缺口收窄夹持金属带;金属带和非金属带交替层叠设置于空间内,金属带靠近缺口位置形成折弯;折弯处通过缺口的夹持,有效地增强了金属带的固定性,通过金属带的折弯增加了金属带和非金属带交替层叠后的环形结构的直径,使得金属带过盈配合外环和内环,使得金属带和非金属带牢固的安装在空间内;同时,金属带过盈配合产生的向外的张力,使得缺口保持收窄,避免金属带的松脱。

16、(5)沿非金属带设置有编织的网带,网带两侧形成网丝;网带的编织密度稀疏,网丝并列形成于网带的左右两侧;对非金属带的上下两侧进行加热造成软化,再将网带压入第二接触段且完成扩张段的热压成型,使得网丝分布在扩张段上,网丝沿扩张段延伸并对扩张段形成拉扯;通过网带和网丝对非金属带形成拉扯,从而限制非金属带的变形范围,避免非金属带出现位移、裂纹和过度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1)、内环(2)、金属带(3)、非金属带(4)和连接条(5);所述外环(1)和所述内环(2)之间形成空间(6);所述外环(1)和所述内环(2)上分别形成缺口(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接触段(31)形成有筋条(33);所述第一接触段(31)和所述第二接触段(41)相互接触时,所述筋条(33)压入所述第二接触段(41);靠近所述导向段(32)位置的所述筋条(33)向外挤压所述扩张段(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金属缠绕垫片还包括覆盖层(7);所述导向段(32)上形成切口(34);所述覆盖层(7)分别涂覆所述金属带(3)和所述非金属带(4),并填充所述切口(34);一组所述连接条(5)位于所述金属带(3)和所述非金属带(4)之间,另一组所述连接条(5)分别连接所述切口(34)和所述扩张段(4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51)为倾斜设置;所述金属带(3)嵌入所述缺口(51)后,所述缺口(51)收窄夹持所述金属带(3);所述金属带(3)和所述非金属带(4)交替层叠设置于所述空间(6)内,所述金属带(3)靠近所述缺口(51)位置形成折弯;所述缺口(51)的倾斜程度和所述金属带(3)的折弯角度相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1)上和所述内环(2)上靠近所述缺口(51)位置分别设置导向块(52);所述导向块(52)沿所述金属带(3)的折弯位置延伸,并填塞所述空间(6)。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非金属带(4)设置有编织的网带(8);所述网带(8)两侧形成网丝(81);所述网丝(81)沿所述扩张段(42)延伸并对所述扩张段(42)形成拉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环(1)、内环(2)、金属带(3)、非金属带(4)和连接条(5);所述外环(1)和所述内环(2)之间形成空间(6);所述外环(1)和所述内环(2)上分别形成缺口(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接触段(31)形成有筋条(33);所述第一接触段(31)和所述第二接触段(41)相互接触时,所述筋条(33)压入所述第二接触段(41);靠近所述导向段(32)位置的所述筋条(33)向外挤压所述扩张段(4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缠绕垫片,其特征在于:金属缠绕垫片还包括覆盖层(7);所述导向段(32)上形成切口(34);所述覆盖层(7)分别涂覆所述金属带(3)和所述非金属带(4),并填充所述切口(34);一组所述连接条(5)位于所述金属带(3)和所述非金属带(4)之间,另一组所述连接条(5)分别连接所述切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靖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湖山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