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属于反应釜。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10787338 u)公开了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在所述釜体上端设置的两个进料口,在所述釜体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设有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驱动杆上设有喷射装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上的若干搅拌叶装置;
3、该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构简单,混合效果明显高效,反应效率大大提高,但是该专利中使用的是单根驱动杆,搅拌能力有限,混合物料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并且在对物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物料中可能会含有大块的原料颗粒无法被混合,该专利也缺少能够对无法混合的物质进行筛分的装置,这些物质最后会随着混合后的原料一起被排出,影响人们后续的使用
4、(问题)。
5、为此,提出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本技
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转动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动齿轮的下方,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动齿轮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为两个,均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腔中,且两个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均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转动齿轮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棒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搅拌棒之间为错落分布。
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过滤筒设置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腔中,所述过滤筒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且大小相同的过滤孔。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过滤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条,且所述滑条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侧。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扰流杆,所述扰流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分布且大小相同的扰流棒,且所述扰流棒分别与两组所述搅拌棒之间为错落分布。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顶门的底部和所述排料门的背侧均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橡胶。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本体前后两侧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均设置有加热板。
9、本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0、一、本技术通过设置混合机构,通过设置两组转动杆和两组搅拌棒,可以加强对物料的混合作用,进一步提高对物料的搅拌能力。
11、二、本技术通过设置筛分装置,可以在对物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进行筛分,将较大块的物料原料留在过滤筒的内部,避免较大块的物料原料与混合完毕的物料一同排出,可以提高混合后的物料品质。
12、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且大小相同的支撑腿(3),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顶门(4),所述顶门(4)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5),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右侧连通有出料口(6),所述进料口(5)和出料口(6)的外侧均设置有密封盖(7),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机构(8),所述混合机构(8)包括转动齿轮(801)、伺服电机(802)、转动杆(803)和搅拌棒(804),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筛分装置(9),所述筛分装置(9),包括过滤筒(90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前侧通过合页铰接有排料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80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802)设置于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动齿轮(801)的下方,且所述伺服电机(802)的输出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动齿轮(80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901)设置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腔中,所述过滤筒(901)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且大小相同的过滤孔(9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过滤筒(90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条(12),且所述滑条(1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1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扰流杆(13),所述扰流杆(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组等距分布且大小相同的扰流棒(14),且所述扰流棒(14)分别与两组所述搅拌棒(804)之间为错落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门(4)的底部和所述排料门(10)的背侧均设置有密封圈(15),且所述密封圈(15)的材质为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前后两侧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放置槽(16),所述放置槽(16)中均设置有加热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外表面套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等距分布且大小相同的支撑腿(3),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顶门(4),所述顶门(4)的顶部连通有进料口(5),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右侧连通有出料口(6),所述进料口(5)和出料口(6)的外侧均设置有密封盖(7),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混合机构(8),所述混合机构(8)包括转动齿轮(801)、伺服电机(802)、转动杆(803)和搅拌棒(804),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腔中设置有筛分装置(9),所述筛分装置(9),包括过滤筒(90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前侧通过合页铰接有排料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高效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80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802)设置于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动齿轮(801)的下方,且所述伺服电机(802)的输出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转动齿轮(80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803)的数量为两个,均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内腔中,且两个所述转动杆(803)的底部均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转动齿轮(801)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棒(804)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钰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韵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