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血管,涉及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和慢性疾病的增多,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挑战之一。人工血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器械,在这些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组织工程人工血管因其可再生能力是人工血管研究的热点。
2、天然血管具备多层结构,由外膜、中膜、内膜等多层组织结构构成,因此,在设计组织工程血管支架时,应考虑血管的多层结构。多层结构人工血管的研究旨在提高人工血管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和血管再生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上的血管替代和修复需求。但现有多层人工血管的设计存在不匹配天然血管结构、降解过程中分层、力学性能不达标等问题。
3、当前,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以静电纺丝为主,以及一些与静电纺丝复合的其他工艺,如热致相分离、微压印技术等。其中双层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四种:(1)专利cn202010012857.0内外两层使用不同粗细的微/纳米纤维;(2)专利cn202010012857.0外层使用复合纤维共纺再溶解的方法制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为中空管状织物结构,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层内表面为复丝交织形成的光滑曲面,外层为内层外表面复丝中的单丝经勾拉伸长变形形成的蓬松多孔且周向取向排列的结构,内外层为紧密相连的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内层孔隙的平均直径为5~10μm,外层孔隙的平均直径为3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的面密度为20~600g/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为中空管状织物结构,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内层内表面为复丝交织形成的光滑曲面,外层为内层外表面复丝中的单丝经勾拉伸长变形形成的蓬松多孔且周向取向排列的结构,内外层为紧密相连的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内层孔隙的平均直径为5~10μm,外层孔隙的平均直径为3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的面密度为20~600g/m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的内径为2~20mm,血管壁厚度为0.2~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其特征在于,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在弯曲至180度时不塌陷,最小弯曲半径为2~9.2m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一体化仿生双层抗弯折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复丝通过编织方法成型人工血管管状骨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婧,朱高伟,王璐,王富军,关国平,林婧,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