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方法及其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39973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方法及其结构,包括灯罩、外接接头、电动推杆、滑板和定位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后期更换主灯的时候,操作者拉动卡杆,使得卡杆和卡槽分离,接着推动整个连接座和定位板移动,最终使得定位板上的通槽和龙门架上的缺口对应,且滑杆同步拆卸,然后安装新的模块,接着松开双手,通过导向弹簧带动滑杆移动到初始状态,即移动到调节后的角度位置,此时不需要人工重新进行校准,重新安装上的主灯会和原来主灯位于同一角度,进而起到了自动调节主动位置的目的,使得调节更加简单,并且在主灯失效后,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还能带动备用灯移动到工作工位,进而达到备用照明效果,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照明,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前大灯是指汽车头部两侧的照明灯具,包括远光灯、近光灯、转向灯等,是汽车夜间行驶时的重要设备,前大灯的照明效果直接影响到夜间驾驶的安全性和操作性,此外,前大灯还有美化汽车的作用。

2、现有的汽车前大灯在调节完毕角度后,假设此时前大灯的发生损害,此时操作者需要将前大灯进行更换,并且更换完毕后,需要人工重新将前大灯的角度重新进行调节,并且校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角度调节是比较麻烦的,并且在前大灯发生损害后,汽车通常将会失去照明,进而会影响行车安全。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包括灯罩、外接接头、电动推杆、滑板和定位罩。

3、所述灯罩内部安装有一对凸起,所述灯罩背面安装有背板;

4、所述外接接头与灯罩背面转动连接,所述外接接头一端安装有主灯座,所述主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上安装有密封软套(211),且密封软套(211)置于灯罩(1)内部,所述密封软套(211)外壁套接设置有线缆罩(221),所述线缆罩(221)包裹在主线(223)外壁,且线缆罩(221)一端和主灯座(22)相互连接,所述线缆罩(221)另一端和外接接头(2)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1)上安装有固定座(23),所述固定座(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2)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上安装有密封软套(211),且密封软套(211)置于灯罩(1)内部,所述密封软套(211)外壁套接设置有线缆罩(221),所述线缆罩(221)包裹在主线(223)外壁,且线缆罩(221)一端和主灯座(22)相互连接,所述线缆罩(221)另一端和外接接头(2)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1)上安装有固定座(23),所述固定座(23)内部转动安装有旋转轴(231),所述旋转轴(231)一端和外接接头(2)相互连接,所述外接接头(2)的另一端和汽车电路接口相互连接,所述旋转轴(231)另一端与摇臂(232)的转动中心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3)输出端安装有同步支架(31),所述同步支架(31)末端与滑板(4)侧壁相互连接,所述滑板(4)内部活动贯穿安装有限位杆(41),所述限位杆(41)两端分别与龙门架(411)两端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大灯角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上开设有滑槽(421),所述滑槽(42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42),所述滑块(42)与连接座(42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2)内部活动贯穿安装有导向杆(423),所述导向杆(423)两端安装在滑槽(421)侧壁,所述导向杆(423)上套接设置有一对导向弹簧(424),且一对导向弹簧(424)分别置于滑块(42)两侧,且一对导向弹簧(424)分别与滑块(42)侧壁和滑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得利郭紫威徐磊张斯程路兵兵马建新邱洁张笑彰冷帅李经瑶何英俊冯茹胡楠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