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9888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可降解药用塑料瓶中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复配增塑剂、成核剂、光敏剂的质量比100:(15~20):(2~4):(2~4):(1~3);所述可生物降解弹性体为聚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重量比混合得到;所述复配增塑剂由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改性蓖麻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混合得到;所述成核剂为聚乳酸立构复合物、TMC‑200中的一种;所述光敏剂为改性二氧化钛,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塑料瓶在物理性能、光催化效率和抗菌性能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材料,具体为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药品包装领域,塑料瓶因其轻质、耐用、便于加工和运输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使用可降解材料已成为包装行业的重要趋势。然而,现有的药用塑料瓶在材料选择上大多未能顺应这一趋势,仍大量采用非降解材料,不仅限制了药用塑料瓶在环保方面的表现,也限制了其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力。

2、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216338b中,详细阐述了一种药用塑料瓶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不仅关注塑料瓶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了塑料瓶的适用范围和灵活性。然而,尽管药用塑料瓶在保护药品免受外界环境干扰、确保药品稳定性和延长药品保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的药用塑料瓶仍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如传统的药用塑料瓶主要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pet等非降解材料制成,这类塑料瓶在废弃后难以自然分解,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现有的可降解材料,存在力学性能缺陷,导致无法应用于药用塑料瓶中。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药用塑料瓶难以降解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原料组分包括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复配增塑剂、成核剂、光敏剂,其中,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复配增塑剂、成核剂、光敏剂的质量比100:(15~20):(2~4):(2~4):(1~3);

6、所述可生物降解弹性体为聚羟基丁酸酯、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等重量比混合得到;所述复配增塑剂由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改性蓖麻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混合得到;所述成核剂为聚乳酸立构复合物、tmc-200中的一种;所述光敏剂为改性二氧化钛;

7、将各原料组分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经过熔融共混吹塑成型制备得到可降解药用塑料瓶。

8、优选的,所述聚乳酸为聚l-乳酸和聚d-乳酸的混合物,所述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熔点为180℃,拉伸强度为50~65mpa,弹性模量为2000~3500mpa,延伸长率为6%~10%,相对密度为1.24g/cm3。

9、优选的,所述聚乳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熔点为180℃,拉伸强度为50~65mpa,弹性模量为2000~3500mpa,弯曲强度在100mpa左右,同时弯曲模量为3000~4000mpa,相对密度为1.24g/cm3

10、优选的,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获取方式为:

11、步骤s11、称量一定数量的松散干燥木棉,并将其在室温下浸泡进tbot的无水乙醇溶液,静置24h,之后将其取出并放在空气中水解2h;

12、步骤s12、水解完成后,将木棉置于干燥炉中并在50℃下干燥、煅烧,收集管状tio2备用;

13、步骤s13、在磁力搅拌下,在50ml含0.5gpvp的水溶液中加入0.1gagno3,搅拌30min后,将200mg管状tio2,分散在溶液中,再次搅拌30min后,向溶液中缓慢滴加5ml0.1molnahpo4,超声搅拌后静置4h;

14、步骤s14、离心收集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两次,然后将样品放入干燥箱中,在50℃下干燥6h,得到1:2的ag3po4/tio2复合材料;

15、步骤s15、通过硅烷偶联剂对收集的ag3po4/tio2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提高ag3po4/tio2复合材料的稳定性,改善其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活性;

16、步骤s16、在60℃的干燥箱中干燥24h,为了提高ag3po4/tio2复合材料纳米颗粒的结晶度,将ag3po4/tio2复合材料在马弗炉中于350℃退火2h,得到改性二氧化钛。

17、解释说明,ag3po4与二氧化钛组合能够有效提高塑料瓶的光吸收性能,加速降解速度;经过超声搅拌,管状二氧化钛破碎成瓦片状,与ag3po4混合后依旧有较大的表面积;ag3po4含量过多时候,因为覆盖二氧化钛的活性点,导致降解速度变慢,与其他原料混合后,ag3po4颗粒作为“填充物”,能够增加塑料的密度和硬度,提高抗冲击性和耐磨性,同时与塑料分子链的相互作用形成物理交联点,进一步增强力学性能和硬度。

18、优选的,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复配增塑剂通过将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改性蓖麻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按照的2:2:1:1比例混合得到。

19、优选的,所述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的获取方式为:以来源于生物质的甘油和丁二酸酐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生物基多元羧酸,再与疏水性环氧大豆油进行开环反应,通过控制不同羧基/环氧当量比(r=0.4)反应制备得到含有柔性长碳链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所述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具有可降解性,且与pla的相容性好。

20、优选的,所述疏水性环氧大豆油的获取方式为:利用疏水性醇类溶剂对环氧大豆油中不同极性组分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剂萃取的方法将亲水性组分去除,得到疏水性环氧大豆油;所述疏水性醇类溶剂为叔丁醇、异丁醇、正戊醇、仲戊醇和正己醇中的一种。

21、优选的,所述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的获取方式为:将微晶纤维素、二甲基亚砜和有机碱dbu(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一起加入高压反应釜中,通co2置换后,在稳定状态下反应一定时间,得到澄清透明的纤维素均相溶液,利用有机碱dbu作为有机催化剂,使纤维素羟基作为引发剂与ɛ-己内酯开环反应聚合,从而合成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

22、优选的,所述改性蓖麻油的获取方式为:癸二酸与蓖麻油先在烧瓶中进行酯化反应,羧基与羟基主体比例为1:1.5,得到改性蓖麻油。

23、优选的,通过设置原料组分中的光敏剂梯度或表面接触面积,控制降解速率;随着光照可降解药用塑料瓶瓶身逐渐变棕,因为硝酸银在紫外线或在日光照射下变为棕色;

24、解释说明,通过将表面设计第一层为微孔结构,增加光敏剂与光照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加光敏剂的用量,增加降解速度。

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步骤一、按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复配增塑剂、成核剂、光敏剂的质量比100:(15~20):(2~4):(2~4):(1~3)称取原料组分;

27、步骤二、采用高速混合机对原料组分进行充分混合,得到树脂混合料;

28、步骤三、在100~400℃的条件下将树脂混合料熔融,经过挤压成型后得到复合树脂材料;

29、步骤四、在190~215℃对组合树脂材料进行吹塑成型,得到可降解药用塑料瓶。

30、(三)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原料组分包括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复配增塑剂、成核剂、光敏剂,其特征在于,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复配增塑剂、成核剂、光敏剂的质量比100:(15~20):(2~4):(2~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平均水蒸气透过量43.4mg/(24h·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获取方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复配增塑剂通过将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改性蓖麻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按照的2:2:1:1比例混合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的获取方式为:以来源于生物质的甘油和丁二酸酐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生物基多元羧酸,再与疏水性环氧大豆油进行开环反应,通过控制不同羧基/环氧当量比(R=0.4)反应制备得到含有柔性长碳链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所述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具有可降解性,且与PLA的相容性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环氧大豆油的获取方式为:利用疏水性醇类溶剂对环氧大豆油中不同极性组分的溶解度差异,通过溶剂萃取的方法将亲水性组分去除,得到疏水性环氧大豆油;所述疏水性醇类溶剂为叔丁醇、异丁醇、正戊醇、仲戊醇和正己醇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的获取方式为:将微晶纤维素、二甲基亚砜和有机碱DBU一起加入高压反应釜中,通CO2置换后,在稳定状态下反应一定时间,得到澄清透明的纤维素均相溶液,利用有机碱DBU作为有机催化剂,使纤维素羟基作为引发剂与Ɛ-己内酯开环反应聚合,从而合成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蓖麻油的获取方式为:癸二酸与蓖麻油在烧瓶中进行酯化反应,羧基与羟基主体比例为1:1.5,得到改性蓖麻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原料组分中的光敏剂梯度或表面接触面积,控制降解速率。

10.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原料组分包括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复配增塑剂、成核剂、光敏剂,其特征在于,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复配增塑剂、成核剂、光敏剂的质量比100:(15~20):(2~4):(2~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平均水蒸气透过量43.4mg/(24h·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的获取方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分数计,所述复配增塑剂通过将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衍生物、改性蓖麻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按照的2:2:1:1比例混合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解药用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的获取方式为:以来源于生物质的甘油和丁二酸酐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生物基多元羧酸,再与疏水性环氧大豆油进行开环反应,通过控制不同羧基/环氧当量比(r=0.4)反应制备得到含有柔性长碳链的大分子量的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所述生物基多元羧酸增塑剂具有可降解性,且与pla的相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楠许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粤辉医药包装材料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