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外壳加工用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875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外壳加工用焊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滑动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设置有四组且成矩形排列,所述滑动杆的上端设有托举台,所述滑动杆的下端面设有连接板,所述加工平台的底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侧面均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均设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均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穿过机壳且设有旋转板,从而使用者可以将机器人外壳放到托举台上然后控制气缸来使托举台向上移动,以使其两端位于旋转板的中间位置之后控制液压缸来使旋转板与外壳接触,最后控制第二电机来使夹块对外壳进行夹持固定,方便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加工,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机器人外壳加工用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1、机器人外壳是机器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来保护内部电子元件和机械部件。焊接机器人外壳时,需要考虑到机器人外壳的特殊要求,如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和良好的散热性能,在对机器人外壳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焊接装置来对其外壳的连接位置进行加工,但是传统的焊接装置大多数都不具备对外壳进行翻转的功能,导致在对其表面的其他位置进行焊接时,还需要人工进行搬动,费时费力,影响加工效率;并且焊接头的位置大多数都是固定的,在对机器人外壳进行焊接时需要频繁的对零部件进行移动,影响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外壳加工用焊接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传统的焊接装置大多数都不具备对外壳进行翻转的功能,导致在对其表面的其他位置进行焊接时,还需要人工进行搬动,费时费力,影响加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外壳加工用焊接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上滑动设有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设置有四组且成矩形排列,所述滑动杆(3)的上端设有托举台(4),所述滑动杆(3)的下端面设有连接板(5),所述加工平台(2)的底部设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输出端与连接板(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两侧面均设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输出端均设有机壳(8),所述机壳(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均穿过机壳(8)且设有旋转板(10),所述旋转板(10)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外壳加工用焊接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下端面固定设有加工平台(2),所述加工平台(2)上滑动设有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设置有四组且成矩形排列,所述滑动杆(3)的上端设有托举台(4),所述滑动杆(3)的下端面设有连接板(5),所述加工平台(2)的底部设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输出端与连接板(5)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两侧面均设有液压缸(7),所述液压缸(7)的输出端均设有机壳(8),所述机壳(8)的内部均设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均穿过机壳(8)且设有旋转板(10),所述旋转板(10)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设置有多个且其内部均转动设有螺纹杆(12),所述滑动槽(11)的内部均滑动设有滑动块(13),所述滑动块(13)与螺纹杆(12)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13)的外壁上均设有夹块(14),所述螺纹杆(12)的一端且位于旋转板(10)的外壁上均设有第二电机(15),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上端设置有焊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外壳加工用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第三电机(16),所述第三电机(16)与壳体(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上端转动设有丝杠(17),所述第三电机(16)的输出端与丝杠(17)固定连接,所述丝杠(17)的前后两侧且位于壳体(1)的内壁上均固定设有导向杆(18),所述导向杆(18)上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李洋梁益彬章云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启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