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870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9
本申请公开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至少一扩槽组件,所述上模包括至少一上模芯,所述上模芯被安装于所述上模主体的底部,所述上模芯的底部形成至少一上模型槽,所述下模包括至少一下模芯,每个所述下模芯与一个所述上模芯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模芯包括下模芯主体、至少一中心下模芯和至少一侧边下模芯,由所述下模芯主体的上表面作为底面而所述中心下模芯和所述侧边下模芯作为侧面地共同形成至少一下模型槽,每个所述上模型槽对应一个所述下模型槽,所述下模芯的至少一端部安装有一个所述扩槽组件,所述扩槽组件被设置能够带动所述中心下模芯和所述侧边下模芯分离,以便于将嵌片放入所述下模型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


技术介绍

1、模具通常分为上模和下模,其在使用时,利用注塑、吹塑等方式在上模和下模之间的空间中形成预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2、在利用注塑的方式来制作某些零件时,需要在下模的模型槽中添加特定的零部件后再注塑,以使特定的零部件与胶体一体成型,利用特定的零部件来提高产品的某些性能。例如,为了增加刹车片的减震零件的强度,在注塑前通常会向下模的模型槽中投放嵌片。为了减小误差,一般嵌片与下模型槽之间的尺寸差距被设置很小,但这增大了嵌片投放操作的难度,费时费力,拖慢了整体的工作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包括:

2、上模,所述上模形成至少一注胶通道,所述上模包括上模主体和至少一上模芯,其中所述上模主体能够被控制而上下移动,所述上模芯被安装于所述上模主体的底部,且所述上模芯能够与所述上模主体同步移动,所述上模芯的底部形成至少一上模型槽;

3、下模,所述下模包括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下模芯至少一端部形成第一带动部,所述侧边下模芯至少一端部形成第二带动部,所述扩槽组件包括至少一移动件,所述第一带动部和所述第二带动部任意被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且能够被所述移动件带动而使得所述第一带动部和所述第二带动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被设置能够上下移动,且所述移动件的数量被实施为一个,所述移动件对应所述第二带动部地形成至少一侧边移动槽,且在横向上,所述侧边移动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下模芯至少一端部形成第一带动部,所述侧边下模芯至少一端部形成第二带动部,所述扩槽组件包括至少一移动件,所述第一带动部和所述第二带动部任意被安装于所述移动件,且能够被所述移动件带动而使得所述第一带动部和所述第二带动部之间的距离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被设置能够上下移动,且所述移动件的数量被实施为一个,所述移动件对应所述第二带动部地形成至少一侧边移动槽,且在横向上,所述侧边移动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带动部的长度,使得所述第二带动部能够横向移动于所述侧边移动槽内,所述扩槽组件还包括一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被固定于所述下模主体且位于所述移动件靠近所述下模芯的一侧,所述导向件对应所述侧边下模芯地形成至少一侧边导向槽,所述侧边下模芯的所述第二带动部穿过所述侧边导向槽并保持插接于所述侧边移动槽,所述侧边导向槽倾斜向上延伸,所述侧边导向槽的高端部位于对应的所述侧边下模芯远离其相邻的中心下模芯的一侧,且所述侧边导向槽于竖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件在竖向上的移动距离,所述侧边导向槽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横向上的距离等于所述侧边移动槽的长度,所述移动件可带动地连接所述侧边下模芯的所述第二带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放置嵌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中心下模芯一端部的所述第一带动部与所述第二带动部同侧,所述导向件对应所述中心下模芯地形成至少一中心导向槽,所述中心导向槽竖直向上延伸,且竖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件在竖向上的移动距离,所述移动件可带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带动部和所述第二带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放置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道杰顾海清倪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锦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