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9842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罐、曝气单元、电极单元、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设在电极板组的上方,第二隔板设在第一隔板的上方。第一隔板的板面中部位置形成有中心流道,在中心流道外围形成有多层呈环形的通道。第二隔板的板面中部位置形成有轴孔且使轴孔的内径大于中心流道上端口处的内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升过氧化氢与芬顿反应区内的亚铁离子之间的混合传质效果,来提高流体中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混合溶液的混合充分性、均匀性,提高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之间的结合效果,引发更多的其他活性氧,而提升与水体中有机物的混合传质效果,能增强芬顿反应对有机物的降解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煤化工废水主要来源于煤气化、煤焦化、煤液化等生产过程,以及生产辅助设施产生的废水。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在煤化工废水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生化处理的有机物且多数为多环有机物。虽然采用常规生化法对煤化工废水中的苯酚类及苯类物质能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但是对喹啉类、吲哚类、吡啶类、咔唑类等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2101595509,专利技术名称为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电芬顿反应方法,实现进一步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处理目的。但是还存在反应效率低,对有机物的降解效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通过提升过氧化氢与芬顿反应区内的亚铁离子等物质成分之间的混合传质效果,提高了流体中过氧化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罐(100)、与反应罐(100)下部的进水管(101)连接的污水池(200),以及过滤器(10)、曝气单元(40)和电极单元(50);过滤器(10)、曝气单元(40)的布气管(41)、电极单元(50)的电极板组均设在反应罐(100)的腔内,过滤器(10)对应设在进水管(101)内端口的上方,布气管(41)设在过滤器(10)的上方、电极板组设在布气管(4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应罐(100)上设有循环单元(90);循环单元(90)中的循环泵(91)的进、排水端通过管道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反应罐(100)、与反应罐(100)下部的进水管(101)连接的污水池(200),以及过滤器(10)、曝气单元(40)和电极单元(50);过滤器(10)、曝气单元(40)的布气管(41)、电极单元(50)的电极板组均设在反应罐(100)的腔内,过滤器(10)对应设在进水管(101)内端口的上方,布气管(41)设在过滤器(10)的上方、电极板组设在布气管(4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应罐(100)上设有循环单元(90);循环单元(90)中的循环泵(91)的进、排水端通过管道与反应罐(100)的腔连通,并使进水端连通至芬顿反应区(80)位置,排水端连通至第一隔板(60)与电极板组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循环泵(91)的排水端配置有布水器(92);布水器(92)能促使水体在反应罐(100)的内腔横截面上分散地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解氧化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芬顿反应区(80)内设有内筒(81)和外筒(82);外筒(82)套设在内筒(81)外且与内筒(81)的中上部位置对应;内筒(81)的上端为封闭端,下端为敞开端,且至少在内筒(81)的侧壁上部分布设有导通槽结构;外筒(82)的下端为封闭端;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华盖宏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