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9771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3
本技术属于生产线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接吊具,其包括主框架、前端组件和后端组件,前端组件包括前托板和前定位件,前托板固定于主框架上,前定位件设于前托板上,后端组件包括后托板、后定位件和移动驱动组件,后托板活动设置于主框架上,后托板与前托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后定位件设于后托板上,移动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后托板沿第一方向接近或远离前托板,前托板和后托板用于支撑待转运部件,前定位件和后定位件用于定位待转运部件。本技术提供的转接吊具,能够适配于不同长度尺寸的车身,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应用于车辆生产线时能够减少生产成本,提升产线整体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产线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吊具


技术介绍

1、转接系统是适用于汽车加工生产中的机械化输送设备,其作用是完成汽车总装车间不同生产线之间生产部件的转接,且可适用于车辆的批量化生产。

2、具体地,转接系统主要包括一转接吊具,就车身产线而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内饰agv搭载车身在内饰线加工完毕后,转接吊具能够于内饰-底盘转接工位完成车身从内饰agv到底盘线吊具的搭载转换,底盘线吊具搭载车身在底盘线加工完毕后,转接吊具能够于底盘-外饰转接工位完成车身从底盘线吊具到外饰agv的搭载转换,从而适配于多个产线同时进行生产。

3、现有技术中,转接吊具往往仅适配于一种车型,当有新车型要导入产线生产时,会发生现有转接吊具无法搭载的情况,只能重新对转接吊具的结构进行改造,这样一方面增加生产成本,加大生产资本投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整个产线的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吊具,能够适配于不同长度尺寸的车身,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件(22)包括第一前定位撑块(221)和前定位销(222);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托板(21)上沿第二方向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211),所述前定位销(222)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台(212),所述第一滑台(21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台(212)上开设有紧固螺孔,所述紧固螺孔上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头(213),所述螺纹调节头(213)适于在所述第一滑台(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定位件(22)包括第一前定位撑块(221)和前定位销(222);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托板(21)上沿第二方向固定设置有第一滑轨(211),所述前定位销(222)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台(212),所述第一滑台(212)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台(212)上开设有紧固螺孔,所述紧固螺孔上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头(213),所述螺纹调节头(213)适于在所述第一滑台(212)相对所述第一滑轨(211)滑动到位时旋入所述紧固螺孔并紧抵于所述第一滑轨(211)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上设置有前底座(11),所述前托板(21)固定于所述前底座(11)上,所述前底座(1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1),所述主框架(1)对应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01),所述第一连接孔(11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01)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组件(33)包括驱动电机(331)、丝杆(332)第二滑轨(333)和第二滑台(334),所述丝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刘占禹董玮孙国良王国瑞刘玉峰宇文建国杨孝铭丛立国冯联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