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移动升降功能的全向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全向移动机器人是基于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的,它可以在不同的平面自由移动和旋转,轻松穿越狭小的空间和环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既可以实现搬运和运输工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厂和仓库等场景。
2、全向移动机器人可以在平面上任意方向移动,通过调整轮子的角度和转速实现;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运送高大的物体时,为了避免碰撞和损坏,需要将运输物体的运输板保持与物体齐平;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浪费,还能提高机器人搬运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3、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例如在工厂、仓库等环境中,全向移动机器人需要搬运重物或者在不平生的地面上行驶时,特别是在经历一些斜坡过程中,因其重力的影响,底板与物体保持同一倾斜角度,可能造成物体滑落或碰撞,进而造成物体的浪费。
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移动升降功能的全向移动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移动升降功能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设置有移动组件(2),所述底座(1)上端面且位于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上升组件(3),所述上升组件(3)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底端且位于相邻两个上升组件(3)之间均设置有判断组件(4),且所述支撑板(5)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防护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移动升降功能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组件(3)包括固定块(30)、螺纹杆(31)和转轴一(35),所述固定块(30)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面,所述螺纹杆(31)一端贯穿固定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移动升降功能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设置有移动组件(2),所述底座(1)上端面且位于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上升组件(3),所述上升组件(3)上端面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底端且位于相邻两个上升组件(3)之间均设置有判断组件(4),且所述支撑板(5)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防护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移动升降功能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组件(3)包括固定块(30)、螺纹杆(31)和转轴一(35),所述固定块(30)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面,所述螺纹杆(31)一端贯穿固定块(30),且所述螺纹杆(31)远离固定块(30)的一端套设有连接板(32),所述螺纹杆(31)靠近连接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33),所述连接板(32)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34),且所述连接板(32)四侧分别与壳体(34)内壁四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一(35)一端贯穿壳体(34),所述转轴一(35)上套设有锥齿轮二(36),且所述锥齿轮一(33)与锥齿轮二(36)啮合连接,所述壳体(34)一侧设置有电机一(37),所述电机一(37)驱动轴与转轴一(35)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移动升降功能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组件(4)包括固定件一(40)、圆盘一(44)、圆盘二(45)、连接柱一(47)和电动伸缩杆(411),所述固定件一(40)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1),所述支撑柱(4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滚球(42),所述圆盘一(44)底端开设有圆槽二(43),所述滚球(42)与圆槽二(43)连接,所述圆盘一(44)和圆盘二(45)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转动组件(46),所述转动组件(46)位于圆盘一(44)上端面的边缘以及中心位置,位于边缘位置的所述转动组件(46)是以圆盘一(44)为圆心阵列分布,且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圆盘二(45)位于圆盘一(44)的正上方,位于所述圆盘一(44)和圆盘二(45)相对两侧的转动组件(46)通过连接柱一(47)连接,所述圆盘二(45)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盘二(45)上端面设置有圆槽一(48),所述圆槽一(48)内滑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行达,王强,王昕,彭爱泉,何望鉴,王财维,刘裕学,邓伟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