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切线装置及封堵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739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1
本申请提供了锁紧切线装置及封堵器系统,锁紧切线装置包括: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壳体侧壁设置有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的第一通孔;锁紧件和锁线件,锁紧件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锁紧件远端具有锁紧部,锁线件近端位于锁紧部上;切割件,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主动件和从动件,主动件和从动件均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主动件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从动件向近端方向移动,使从动件带动锁紧部锁紧锁线件;以及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从动件和切割件向远端方向移动,使从动件和锁紧部复位并使切割件在第一通孔处切割医用线;锁紧件、切割件、主动件和从动件在移动时均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本申请降低了手术过程中进行锁线和切线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锁紧切线装置及封堵器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外科手术对医用线的打结与裁剪都是直观的,操作者可直接手动打结以及裁剪医用线。但随着微创手术和介入手术的飞速发展,即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将特质的精密介入器械引入人体的血管,并到达体内病变的部位进行治疗。使得介入器械需要涉及到远程缝合,然后对医用线进行打结和裁剪。

2、而进行远程缝合需要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进行,操作者通过屏幕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操作,这要求操作者具备极高的精准度和空间感知能力。由于无法直接触摸病变部位,操作者需要依靠影像学图像和器械的反馈来判断缝合的位置和深度,因而目前在微创手术和介入手术中,操作者对医用线进行打结和裁剪的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在微创手术和介入手术中,操作者对医用线进行打结和裁剪的难度大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锁紧切线装置及封堵器系统。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锁紧切线装置,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具有抵接段和延伸段,所述抵接段、所述延伸段和所述第一通孔所在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延伸段远端向所述锁紧件远端凸出形成挤压部,所述挤压部与所述锁紧件远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基座、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基座向远端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远端形成第一作用部,所述第二支臂远端形成第二作用部,所述第一作用部和所述第二作用部构成所述锁...

【技术特征摘要】

1.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具有抵接段和延伸段,所述抵接段、所述延伸段和所述第一通孔所在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锁紧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所述延伸段远端向所述锁紧件远端凸出形成挤压部,所述挤压部与所述锁紧件远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基座、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基座向远端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远端形成第一作用部,所述第二支臂远端形成第二作用部,所述第一作用部和所述第二作用部构成所述锁紧部,所述挤压部抵接所述第一作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远端方向的截面中,所述延伸段与所述挤压部之间形成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一作用部嵌入所述第三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远端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作用部具有第一内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一作用部的第一内侧面用于与所述锁线件接触,所述第一作用部的第一内侧面通过所述第一作用部的第二内侧面与第一支臂的内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作用部的第二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支臂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夹角γ,180°>γ>90°,且γ<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远端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作用部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蕾王琛伟陈朝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