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729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包括内置格栅板的管道全视镜,管道全视镜上部安装三通,底部连接伸入容器的包钢管Ⅱ,层管穿过三通并伸入到管道全视镜内,穿过格栅板,第三管孔连接隔膜泵与伸入容器的包钢管Ⅰ,容器的液体经隔膜泵抽吸进入三通。本技术使水流循环,水形成雨淋状,覆盖在三氧化硫气体上部,增大三氧化硫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三氧化硫气体与雨淋状的水在管道全视镜中充分接触,散热,管道全视镜中的气态物、液态物流入容器内,再次进行吸收并同时冷却,提升水对于三氧化硫气体的吸收效果,提升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吸收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工艺开发中,常需要将水与三氧化硫配置成酸水,现有工艺将气态三氧化硫直接与水接触,而水与气态三氧化硫反应会瞬间释放热量,使接触区域的水形成蒸汽逃逸,进而生成大量酸雾(so3+h2o=h2so4),水面上形成平衡分压后,只有少量三氧化硫在冷却中溶于水,三氧化硫吸收率低,影响正常生产。又无法用别的物料代替酸水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吸收速率。

2、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包括管道全视镜、三通、层管、格栅板、隔膜泵、包钢管ⅰ、包钢管ⅱ、管道及容器,所述三通包括上部孔、下部孔及第三管孔,所述管道全视镜上端与所述下部孔连接,下端连接所述包钢管ⅱ,所述格栅板设置在所述管道全视镜内部,所述包钢管ⅱ伸入所述容器至底部,所述层管从所述上部孔插入所述三通并伸入到所述管道全视镜内,且穿过所述格栅板,所述第三管孔、所述隔膜泵、所述包钢管ⅰ通过所述管道依次相连,所述包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全视镜(1)、三通(2)、层管(3)、格栅板(5)、隔膜泵(6)、包钢管Ⅰ(7)、包钢管Ⅱ(8)、管道及容器(9),所述三通(2)包括上部孔、下部孔及第三管孔(2-1),所述管道全视镜(1)上端与所述下部孔连接,下端连接所述包钢管Ⅱ(8),所述格栅板(5)设置在所述管道全视镜(1)内部,所述包钢管Ⅱ(8)伸入所述容器(9)至底部,所述层管(3)从所述上部孔插入所述三通(2)并伸入到所述管道全视镜(1)内,且穿过所述格栅板(5),所述第三管孔(2-1)、所述隔膜泵(6)、所述包钢管Ⅰ(7)通过所述管道依次相连,所述包钢管Ⅰ(7)伸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全视镜(1)、三通(2)、层管(3)、格栅板(5)、隔膜泵(6)、包钢管ⅰ(7)、包钢管ⅱ(8)、管道及容器(9),所述三通(2)包括上部孔、下部孔及第三管孔(2-1),所述管道全视镜(1)上端与所述下部孔连接,下端连接所述包钢管ⅱ(8),所述格栅板(5)设置在所述管道全视镜(1)内部,所述包钢管ⅱ(8)伸入所述容器(9)至底部,所述层管(3)从所述上部孔插入所述三通(2)并伸入到所述管道全视镜(1)内,且穿过所述格栅板(5),所述第三管孔(2-1)、所述隔膜泵(6)、所述包钢管ⅰ(7)通过所述管道依次相连,所述包钢管ⅰ(7)伸入所述容器(9)至底部,所述层管(3)用于通入气态三氧化硫,所述容器(9)内的液体经由所述隔膜泵(6)抽吸从所述第三管孔(2-1)进入所述三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管(3)与所述三通(2)的所述上部孔采用法兰凸缘宽度大于所述三通(2)法兰凸缘宽度的法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氧化硫与水的吸收溶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管(3)包括环套设置的内层、中间层及外层,所述中间层为无缝钢管,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均有四氟乙烯管。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可迪陈全新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萃英同位素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