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酯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9727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1-10 20: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酯化反应装置,包括酯化釜,所述酯化釜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酯化釜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和酯化釜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酯化釜、第一电机、隔板、第一轴承、转轴和第一搅拌杆,能够在隔板上方对添加物料进行预混处理,以便于后续能够迅速的完成酯化反应,通过设置的圆盘、竖杆和第二搅拌杆,能够在进行酯化反应的过程中对物料与催化剂进行充分的搅拌,以进一步提高反应速度,通过设置的安装口、壳体、进料口、出料口、第二电机、第二轴承和螺旋输送轴,能够将沉淀于酯化釜底部的物料持续向上输送,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反应,避免在酯化釜底部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柴油生产,具体为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酯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1、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动物油、废弃油脂或微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经酯转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环保性能好、发动机启动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性。

2、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090614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柴油甘油酯化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面上转动贯穿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位于反应釜本体内的一端上设有搅拌件和防沉件。该技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连接杆下端的u型固定块转动,使得u型固定块搅动反应釜本体底部沉淀的原料沉积,有效提升酯化反应的效果,通过连接杆转动带动连接块中通槽内经由双头螺栓和螺帽固定的伸缩杆转动,使得伸缩杆对反应釜本体内的原料搅拌时,带动弹性刮块对反应釜本体的内壁进行清刮,避免原料粘附在反应釜本体内壁上造成原料浪费。

3、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中仅通过u型固定块的转动对沉淀在反应釜底部的原料进行搅动,不能将沉淀的物料向上输送,使得物料仍然只能在反应釜底部进行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酯化反应装置,包括酯化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釜(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酯化釜(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8),所述隔板(8)的上表面和酯化釜(1)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0),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0)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顶端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搅拌杆(19),所述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盘(21),所述圆盘(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竖杆(22),每个所述竖杆(2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搅拌杆(23);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酯化反应装置,包括酯化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釜(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酯化釜(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8),所述隔板(8)的上表面和酯化釜(1)的上表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0),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0)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顶端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搅拌杆(19),所述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盘(21),所述圆盘(2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竖杆(22),每个所述竖杆(22)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二搅拌杆(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酯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的外表面套设有圆环(24),每个所述竖杆(22)的底端均与圆环(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酯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源民方云姣张少敏范少朋李红军吴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恒天久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